第423 大妹子咱們一起探清水河吧!(2 / 3)

可是阿六卻沒讓她的如意算盤立馬打響,繼續唱道:“

此事哎出在了河東門村啊

河東門村兒有一個倔老漢,

……

一輩子無有兒,生了個女嬋娟!

妞哎,年長一十六,

起了個乳名,荷花萬字叫大蓮呐啊……”

眾人本來聽他東拉西扯,絮絮叨叨不知道扯到哪裏去了,連大蓮都要譴責對方拖延時間,就是不答案——

可是畫風一轉,就到了東門村,講到了大蓮,講到大蓮倔強的阿爸……

一句“女嬋娟”聽得大蓮頗生羞意,心波蕩漾!

兩岸的男男女女見當眾“調情”,也紛紛起哄來了!

一點兒沒錯,陳成傳授的這支歌,正是德雲社的保留曲目:

探清水河。

就像嶽雲鵬的《五環之歌》一樣,每次演出時,不唱一首《探清水河》,那演唱者張雲雷別想下台。

當然咯,這歌原本是師傅郭德綱唱的,徒弟火了後就傳給他了。

雖然“德雲女孩”們都能來這麼兩句,可是故事不一定太了解,雖然脈絡不算複雜。

的是清末民初的時候有鬆老三一家,老兩口子膝下無兒,所生一女乳名叫大蓮。大蓮長到十五六歲的時候,可謂是亭亭玉立,媒的人踏破了門檻,後來大蓮遇到本村青年農民佟六,他們兩個就偷偷地相愛了。有一次六來到大蓮家,他倆在偷偷地幽會當中被父母發現了,這一下可惹了大禍了,這是辱沒祖宗、敗壞門庭。大蓮的父親一怒之下給她一把捕、一根繩子、一把剪子叫她自裁,最後大蓮被逼無奈,一狠心就跳了門口的從頤和園出來清水河。

這歌就是六後來到清水河來紀念大蓮妹妹的曲子。

有傳祭奠完了以後,可憐的六也跳了河。

為紀念這個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後來有人編成了曲去到處傳唱,《探清水河》從此就在京城周圍廣泛地流傳開來了。

陳成三改兩編,現燒熱賣,換換詞兒就給阿六拿去調戲人家大蓮姑娘去了。

“姑娘叫大蓮,俊俏好容顏,

此鮮花無人采,琵琶斷弦無券呐!

奴好比貂蟬思呂布,

又好比閻婆惜,坐樓想張三……”

阿六賦驚人,隻聽陳成一遍,就記得七七八八,歡快地唱個沒完。

可姑娘們卻都是一頭霧水,紛紛相問:

誰是貂蟬?

跟李布啥關係?

張三是我們村的張三麼?

是的,貂蟬到元雜劇《連環計》中才有誕生,是並不存在的人物。更不要宋江怒殺閻婆惜了……

曲中的人物,並不需關心,唱錯了也沒關係。

雖然這裏麵的關係理不清,可是大家都聽出來了,這是在誇大蓮生得貌美呢!

大蓮本來有些芳心顫動的意思,不過到這時也算是平靜了一些,心:你再是誇我也沒用——

你要我提的問題的答案呀!

本姑娘雖然生得好看,可你也不能覺得光憑給我拍馬屁就能讓你過關了。

能讓阿媽阿妹每鞠又躬的到底是啥?

大蓮本尊開了腔,其他被蒙住的姐妹們也紛紛開腔:

答案呢?別扯別的!快回答!

見對岸著急了,陳成和阿六都忍不住樂了,心你急什麼!

探清水河那麼長,陳成最多記得前麵幾句,不可能全都會唱,再加上曲調慘歪歪的,不適合今的場合。

阿六便不緊不慢地切到了收尾的句子:“癡情的女子這多情的漢,編成了曲兒——”

“來探,牛鼻河!”

當武陽江的俗名“牛鼻河”在此時突然出現的時候,對岸的大姐姐妹妹們,連帶著被編進了歌中的大蓮,全都愣住了!

他們……他們……

竟然都猜出來了!

完全沒有被大蓮的風情嫵媚所影響,猜到了的是“牛鼻河”!

你們還真是……

牛鼻呀……

見對麵的妹子們全都被鎮住了不話,陳成和阿六兩個戲弄了他們一番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阿六更不忘加上一句:“秋雨下連綿,滴落這牛鼻河,

阿哥借問一聲阿妹呀,

是否隨我來探‘牛鼻河’?”

“哎呀!”大蓮忽然羞得滿麵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