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小陳心中賽西施(1 / 2)

也衝璿上人行了一禮:“多謝上人指教。”

雖然老和尚並沒有對陳話,可王老師不是了對方“不言言也”嘛,不話,的就是最好的話,陳感謝你沒有叨擾陳的耳根。

看著窗外的春景,王老師一時間詩興勃發,起身道:“玄關大啟,德海群泳,時雨既降,春物具美!”

應當以詩記之。

鑒賞了顧愷之的真跡,不願班門弄斧,但詩還是可以作的。

王老師提筆作了一首《謁璿上人》:

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

事往安可悔,餘生幸能養。

誓從斷臂血,不複嬰世網。

浮名寄纓佩,空性無羈鞅。

夙承大導師,焚香此瞻仰。

頹然居一室,覆載紛萬象。

高柳早鶯啼,長廊春雨響。

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將見身雲,陋彼示壤。

一心在法要,願以無生獎。

上饒禪房外,春雨淅瀝,萬物新生。

老和尚手持竹杖,輕履木屐送王老師和陳成離開。

王老師了了拜謁“大導師”的夙願,也是時候啟程離開金陵,返回長安述職了。

這是王老師此生唯一一次踏足南方,以後要想重逢,聽他訓令,必須要北返——又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陳一時有些傷感,王老師卻慰藉他:

你還年輕著呢,在四方闖蕩遊曆,正好有一番作為。

無論什麼時候,長安等著你回來。

為師也在長安,等你回來。

……

告別了王老師回到旅店,卻見季蘭姐姐正收拾行李,也要返回湖州了。

李季蘭笑要“錦衣夜斜,悄咪咪地回去,還做她的女道士去。

這“花魁”的癮也過了,強烈的“表達欲”也滿足了,對比之下,還是當女冠來得逍遙自在,就讓“李莫愁”成為金陵的一個傳吧。

還好,湖州不算遠,待陳解決了紹生這個混賬,再到湖州一遊,去季蘭姐姐的道觀逛一逛,不定她們那裏還有不少漂亮的女道士姐姐呢。

至於花魁的兩萬錢獎金分配,按理是五五開的,但是陳認為季蘭姐姐拋頭露麵,犧牲更多,三七開吧,多的兩分算是支援你們道觀建設了。

從季蘭姐姐身上可以看到,女冠的道觀才是大唐女子文藝發展的未來,青樓各種限製太多了,還有許多醃臢事。

參考金陵的花魁大選,以後陳我舉辦一屆“大唐最美師太”的選拔,想必也是能吸引一波關注的。

李季蘭被他的“創舉”逗得樂不可支,一想到沒有了陳、江森聊解悶,也有些舍不得他倆。

陳那你就不要跟我推辭獎金的分配了,雇好一點的車馬,配倆保鏢,免得我倆擔心你。

之後,昭陽仙子的婢女嬋兒也來拜訪,告訴陳成:

姐姐要北返洛陽啦!

“昭陽仙子也要走了嗎?”陳成有些意外道,還以為粉玉樓會不會在秦淮河開一家分店,一邊培養新人、向主基地輸血,一邊穩紮穩打,稱霸洛陽服務業呢。

到這個,嬋兒有些氣鼓鼓的,沒好氣道:“還不都怪陳郎君!”

“怪我?”陳莫名其妙。

“你把南樓的門窗都撞壞了,我們住哪裏呀!”此話一出,李季蘭和江森紛紛側目,不知道陳成搞什麼鬼,把昭陽仙子家的門窗都給拆了!

陳成:“……”

好吧,似乎是這個道理。

嬋兒並沒有經曆過陳粉玉樓大發神威,胖揍宰相公子的英雄事跡,反而對到金陵來以後,昭陽姐姐一片癡心,陳十一郎橫眉冷對,映像深刻。自然不會給他好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