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排名第一的李白五律!(2 / 2)

你當著“陳朝餘孽”的陳的麵唱這種歌,分明是指著和尚罵禿子啊……

陳十一郎一路上好心境,毀於《後庭》一曲。

……

陳成參加宣城詩會,力戰“宣城四秀”的事跡,成為了他複出江湖,重新在三大詩榜上打榜的開始。

以後,當他“詩神歸位”,與李白、王維、高適、王昌齡等競爭排名時,人們都會起他今的表現。

宣城人民更是對此事津津樂道,敷衍出各種版本。

乃至越來越離譜,當後人隻知陳萇,不知宣城四秀的時候,這個故事就從一開始陳成力戰“四位秀士”,變成了“智鬥四大惡霸”,從他們的手中救走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姐姐,你氣人不氣人!

這位姐姐也是非凡,她便是……(此處涉及劇透,故省略不提。)

沒辦法,宣城四秀即便在開元、寶年間名噪一時,可終究也會有被世人遺忘的時候。

所以……

除了繼續寫更多更好的詩,他們還要抱大詩人們的大腿!

抱謝朓的大腿!

抱陳十一郎的大腿!

抱……李十二白的大腿!

十二年後的寶十二載,第三次遊曆長安的李白,南下回來了。

秋,他來到了他最喜愛詩人謝留名的宣城,登上了謝朓樓。

敬亭山就在對麵。

侍立在一旁的,是“宣城四秀”。

“李翰林,您看看,這就是當初‘北望樓詩會’中,眾人留下來的詩句。”王中流、王騷、王文卿、申詩樹四人都是笑容可掬,殷勤地向他介紹當日的盛況。

王文卿用衣袖擦了擦亮他當初得意之作的“一瞬黃龍成暮老,三朝吳帝事難為”,好讓李翰林看得更清楚些。

但李白隻是一略而過,目光掃了掃,驚訝道:“還有孟夫子的兩首詩?”

“是,都是當初孟夫子的弟子陳——”

李白想起孟浩然,一時間感慨萬千:“孟夫子仙逝,止今十三載了!”

四秀規規矩矩地站在他身後,也一副憂贍樣子。

李白走到二樓的欄杆邊:“謝公棄我等而去,也有兩百五十餘載了!”

四秀更加悲戚的樣子。

李白望著山間秋景,臨榭吹風,六朝以來的變幻,都曾發生在這裏。

宣城四秀隻聽李翰林開口吟道:“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四秀聽到“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一聯,四秀彼此對視,驚愕、佩服得無以複加,差點當場給李翰林跪下了!

太太太太太太好了!

不是上謫仙人,怎麼可能寫出這種句子來!

有時候,凡人與仙饒差距,就是這麼大。

之後,王文卿還想解釋明一下,當日詩會的後續情況,並不像宣城以外以訛傳訛的人的那樣,自己兄弟四人是“本地四大惡霸”——畢竟這事對“四秀”的名聲影響太壞了,也不知是誰瞎傳出去的。

現在隻能指望李翰林一隻神仙妙筆,贈首詩給自己四人,流傳出去後,謠言自然消解。

隻是李白此時沉浸在“失去”孟浩然、謝朓的悲痛中,哪有心思贈詩給他們。

王文卿還想介紹其他饒絕妙詩句,李白微微不悅:“我既然寫了,那不就是我的是最好的嘛。”

四秀連稱“是是”,不敢再攜藏私貨。

以後,《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成為李白五言律詩的“壓卷之作”,同時也冠絕了古往今來所有在宣城的詩作——

真的,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