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孟浩然一事無成!(1 / 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所學到的也隻是一些皮毛,”陳成自謙道:“原本我也以為經過三年蟄伏,增益匪淺,已無‘全牛’,哪知道去年出來一趟,在’物華寶‘地,見’詩冠大唐‘人,才知道山外有山,外有!”

“哦?”張願見他上一首詩口出狂言,也承認這子的確有狂傲的資本。

可太狂了,並不是好事啊!

現在知道,原來“神童”也有崇拜、服氣的人啊!

笑著問:“不知道你是去了何方,見了哪位高人呀?”

陳成繼續吟詩道:

“月迥無隱物,況複漢江秋。

峴山與沙村,人語風颼飀。”

要陳在這五年間一首詩也沒“作”(抄),那也不確牽

去年他到襄陽來,就曾以此詩寄給遠在長安的郡主李瑜。

“峴山?襄陽?”張願驚訝,他卻沒想到當年聞名兩京的神童,去年來到自己家鄉準備“複出”!

沒影複出”的原因,自然是遇到那位“高人”後有點挫敗感,因而自慚形穢。

而峴山又有哪位“詩冠大唐”的人,自然也呼之欲出,不言自明了!

他的老朋友,友情甚篤的孟浩然!

盡管已經過去了很久,可一想到故友,張願還是瞬間臉上出現了悲戚之色,過往的種種從心底浮現,孟夫子的風采也恍然就在眼前。

努力不讓自己的憂傷表現出來,張願沉聲道:“去歲你來之時,孟夫子——可好?”

“很不好。”陳成搖搖頭道:

“國士寧為明主棄,孟公曾不上征書!

平生心力為誰盡?一事無成空背疽!”

張願一聽悲從中來,想起孟浩然曾因“不才明主棄”的詩句惹聖人不悅,可他也沒有向皇帝上書請罪,再乞求皇帝征用他——回到鄉野,仍然寄情山水,胸懷豁達!

“怎麼能他‘一事無成’呢?”張願聲音都有些發顫:“浩然之苦,懷大才而無知也!無遇也!”

誰他不想為君盡忠,為國效力呢?

各種陰差陽錯罷了!

“這話不是我的,”陳成也差點掉下眼淚:“是夫子病中,自己的。”

“啊!”張願重重一歎,一想到孟浩然即便頭發白了,身體衰了,仍在思索報國之道——去參加張九齡的幕府就可以看出。

他仍然有很多很多事情想做!

奈何患上了“背疽”這種惡疾,從起一病不起!

平生誌向,全部成空!

當他出“平生一事無成”的時候,是多麼悵恨與絕望啊!

張願錘著胸口。

陳成道:“其實這也是夫子有時候實在疼得受不了時,的牢騷話罷了。”

“他了,他平生得意的,一是吟出那麼多傳世之作!”

“二是遊曆了無數的名山大川!”

“三便是,”陳成看著張願:“得到了兩任張相公的賞識,結交了王大昌齡、李十二白、張君子容、王侍禦……等等好友。”

“當然,也少不了盧明府與張郎中您。”

張願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聽到自己和盧象名字的時候,格外難過。

畢竟當初他們三個人經常一起登山、泛舟、吟詩唱和。

“我聽夫子講過許多過去與張公您交好的往事,他最遺憾的,便是您遠在長安,無法再與您最後再暢飲一回了!”陳成敘述著孟夫子口中的那些往事,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