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出山!我才是孟夫子唯一弟子!(1 / 2)

陳第一眼看到這個消息,不由得勃然大怒:

孟老師的傳人!

自始至終!

隻有陳十一郎我這一個!

哪裏還有第二個傳人!

孟夫子屍骨未寒,竟然就有妄人在外麵借著他的名號招搖撞騙!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方麵為孟夫子鳴不平,另一方麵,也為自己感到委屈!

陳我為了拜孟老師為師,長達大半年的時間裏夙興夜寐地照顧病人,都“久病床前無孝子”,儀甫大兄做的,也無非是陳我這樣了。

結果呢,也沒正兒八經地跟孟老師學過一的詩,孟老師便撒手人寰!

我得到什麼了我!

就連孟夫子的那些人脈,陳我也未能接觸一二——除了王昌齡,還沒有人知道陳我是孟夫子的入室弟子呢!

不要低估古代信息閉塞的程度,再加上孟浩然家本來就偏遠,他死亡的消息,除簾事者王昌齡,和來襄陽看過的王維,本來就沒別人知道!

曆史上,直到寶四載,李隆基想起來把大賢們都請到長安,與朝廷重臣們開一個大型研討會——

山野裏的群賢都來了,唯獨名氣最大的孟浩然沒來,大家才知道,孟夫子已經逝世6年了!

所以後人責怪李白嘴上的好聽,孟夫子死了沒見他有啥表示——

興許李白壓根不知道孟夫子已經走了,還躲在東魯、淮南或者南陵的哪座山裏,為他所愛的孟夫子煉金丹,延壽命呢!

現在這個時空有了陳,他第一時間向長安的郡主報了喪,郡主的動作也十分快捷,立即出了一份“岐王詩榜特別號外”——

將孟夫子排到了榜首的位置,頒發“終身成就獎”,表彰其一生為華夏詩壇做出的卓絕貢獻。

在其後的詩榜中,雖然刪去了孟夫子的排名,但每一期都會選錄一篇孟夫子的代表作,供詩榜閱讀者們學習揣摩。

另外兩家詩榜後知後覺,直到看到岐王詩榜有了動作,才也將已經不在人世的孟夫子名諱從榜單上移下來了。

若是依著以前的時空,指不定孟夫子的大名還要在詩榜上一直掛到寶四載呢!

如果孟夫子還活著,借著他的名聲在外麵招搖過市,依照孟夫子的脾性,可能不過一笑置之;

可現在,不就是欺負孟老師已在泉下,不能發聲嗎!——畢竟有三大詩榜到達的地方,已經知道孟老師亡故了。

陳我作為正宗傳人,豈能容你!

隻不過氣憤過後,陳又覺得事情未必就那麼簡單,因為郡主的信中“此饒詩文已經無敵於江左”,江蘇、浙江,可一直都是文化繁榮的地方,藏龍臥虎,隨便一個狐假虎威的人,怎麼可能“橫行無阻”?

再者,能在吳越橫著走的人,必有大才,這樣的人,恐怕不屑於借別饒名號來給自己臉上貼金。

但有的人不能以常理度之——

陳成覺得自己有必要去一趟東南,會一會這個“無敵於江左的孟氏唯一傳人”。

另外,那裏也是陳家“陳朝”曾經的國土,金陵還是他們“陳朝”的舊都呢!

前世的時候,江浙滬他倒是跑得很熟;在唐朝,他卻還沒有履及過。

……

注意打定,他便叫上江森,收拾行李,準備先去一趟襄陽,詢問一下儀甫大兄有無內情。

臨行之前,也沒有忘記給郡主寫一封回信。

首先告訴她,自己要出門一趟,暫時不用寄信到房陵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