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李林甫笑容可掬地從五鳳樓走出來了,身後跟著幾個“馬妝,來到了考官的位置道:“王監察,這一輪你且歇息,我親自評閱。”
青衣官員叉手行禮,表示遵命。
朋友的詩自然可以隨便他來評,但現在被“考”的還有許多比自己級別高的官員呢。
張丞相出題,李丞相評選,似乎也合情合理——盡管對於李林甫的“才學”,真正有識之士隻會嗤之以鼻。
“李丞相親自評選第三輪”的消息也很快在下麵傳遍,大官員和優秀青少年代表們自然更加不敢懈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陳成可就老大不樂意了——剛剛第二輪就是這奸相出的怪題,如今第三輪他又想插一杠子!
煩不煩人啊你!
而且更重要的是,李林甫一當考官,你詩寫得再好也沒用——連杜甫去參加科舉都沒有考上呢!
杜甫大大怎麼可能寫得不好?還不是這個大奸臣玩個把戲,跟年老昏聵的李隆基:皇上,人才全被你選來了,所以民間根本沒有哪怕一個能人了!
最後一個人都不錄取!
你杜甫有多冤枉?
李林甫這老賊根本把寫詩當放屁!
如今這世道啊,真的是什麼阿貓阿狗都敢出來當評委了!
細想一下,約略可以猜出對方意圖:
在場幾百號“考生”呢,李林甫大人有這閑工夫不去拍皇上馬屁,過來搞古詩詞鑒賞?
無非是他要從中作梗!
那些支持張九齡的,詩寫得好的,他一個都不選;
支持他李林甫的,他的那些黨羽,詩不管寫得怎麼樣,隻要有幾句吉利話,他都要選出來,獻給皇上,在皇上麵前賺個好眼緣哩!
最後一輪,就是“看人不看詩”了!
陳成透過現象看本質,心裏涼了半截,知道詩寫成啥樣都沒轍,何況李大人沒啥鑒賞眼光,詩寫得再高明,人家不一定看得出來。
悲憤啊!
陳成有點理解古代那些因為言路閉塞、奸臣當道,所以才華不能施展的詩饒辛酸了。
我到底該怎麼做呢?
他這麼枯坐了一會兒,臉上時而恍然,時而憂傷,時而憤怒的表情讓鄰席的老爸很奇怪——進士及第的陳老爸已經把李白的詩二十個字改了十六個字,正在那洋洋自得呢,看到兒子一個字沒寫,困惑道:“萇兒為何又不寫了?”
陳成捂臉長歎:“這道題我不會做!太難了!太難了!不!不!”
(另外,不要叫我萇兒,叫我‘袁華同學’,謝謝!)
……
李林甫倒是沒有當一個大奸臣的覺悟,雖然意圖早就被睿智的男主角一眼看穿,可他還是裝模做樣地看看這個考生,再看看那個考生,顯示出他也是很關心大唐朝官民的文化修養的,時而還會很溫和地關懷下考生:
熱嗎?
渴嗎?
墨水夠用嗎?
眼睛酸不酸啊?酸不酸?
“口蜜腹劍”的就是他,搭配上唐高宗時“笑裏藏刀”的李義府,他倆人還真是絕配。
李丞相轉著轉著又回到鄰一排,來到柳繪娘子的身旁,看看這個女娃娃在寫什麼——
之前又是憑的什麼,獲得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