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夏朝建立 5(1 / 1)

把清虛道德真君這尊大神送走後,夏啟終於鬆了口氣。

有了人教教主老子聖人的法旨,夏啟順利即位,建立夏朝,定都安邑,人族開始了家下時代。

夏啟也不敢得罪清虛道德真君,將伯益封於秦地,並以伯益為夏朝開國上卿,隻是無詔不得離開封地,也是變相將伯益軟禁在封地之中。這伯益有了清虛道德真君的庇護,自在封地中逍遙自在,將自己的見聞編成了《山海經》一書流傳後世,這伯益活了一百歲後老死於封地之中,也算是善終了。

那有扈氏首領和一些大臣還是不忿這夏啟,為了一己私利,打破禪讓傳位製度,暗地裏糾結了不少不滿夏啟的勢力,終於在在夏啟建立夏朝六年之後,傳檄下,曆數夏啟大罪,誓師討伐夏啟。

夏啟糾結忠於自己的軍隊,兩軍在一個叫甘的地方大戰,此時應清虛道德真君曾宣布修士不再被人皇轄製,所以夏啟隻招攬了少量修為不高的修士以為供奉,在軍中效力。

那有扈氏首領也招攬了一些修士,來對抗夏啟方的修士。

以前人族的修士受人族共主轄製,但凡有人皇詔命,不得不隨人皇征戰,但是不少修士修煉就是為了長生不死,逍遙世間,沒有特殊的緣由,哪有人願意上戰場打生打死。

三皇五帝的時候,人皇為下共主,而且征戰多是人族和外族的戰爭,關乎人族的存亡。如今人族為地主角的地位穩固,戰爭都是人族內部的戰爭,大部分修士都不熱衷於這些爭鬥,有了夏啟建立夏朝,導致命有變,被清虛道德真君順應大勢,使下人族修士不需被人皇強製轄製,大部分修士當然是歡呼雀躍的。

所以這次夏朝和有扈氏的戰爭,兩方都沒有招攬到多少修士,即使是來助陣的修士,大多也是為了夏啟和有扈氏首領許諾的好處而來,以至於兩方修士打的很是熱鬧,不過都沒有下狠手,兩方修士一直是勢均力敵。

那大禹並沒有將“玉清皇極經世妙訣”傳於夏啟,所以夏啟雖然繼承了大禹不少的法寶,但是確實用不了,隻能放在帝都鎮壓夏朝氣運。

所以這場戰爭最終還是靠凡人自己來解決,這夏啟畢竟上承命,也曾隨大禹治水征戰過一些時日,最終還是戰勝了有扈氏。

隨後夏啟下了狠手,將有扈氏整個青壯年男子屠殺,老弱婦孺貶為奴隸,世世代代供夏朝驅使,以致有扈氏最終消亡殆盡。

夏啟早期還是很勵精圖治的,但是到了晚年,下穩固,這夏啟開始耽於聲樂,愛好美食和美人,朝政逐漸紊亂。

夏啟共有五子,因為夏啟打破了禪讓傳位製度,有沒有製定好適合家下的傳位製度,夏啟的五個兒子互相爭權,終於在夏啟晚年爆發了武觀之亂,夏啟隻好拖著年老衰弱的身體,領軍出征,最終平定叛亂,並定下嫡長子傳承即位製度。

夏啟死後,嫡長子太康即位。

那青峰山紫陽洞中清虛道德真君見紫薇帝星星光暗淡不明。冷哼一聲,自言自語道:“夏啟,你奪我青峰一脈帝位,雖然命難為,如今你死了,貧道也讓你夏朝嚐嚐失去帝位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