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王知道建元帝堅持改革國政、完善律法,不僅是為了維護民眾的利益,更多的是想完成燕聖祖《治國策》裏麵所提出的依法治國的理念!
所以最討厭身處高位之人因一己之私,就暗戳戳取人性命。
“說說看吧。”建元帝幫寧王續了杯茶道。
寧王沒有再回避,跪下稟道:“五年前,收複北齊國都時,藏書閣大火,臣趕去的時候,兩層的書樓已被大火燃了小半邊。
臣是在樓梯的夾縫裏找到蕭鵬的。”
“上千典籍被毀,幾千圖冊燒成了灰燼,那樣的境況,我無法保證他的安全。
就連夜派人將他送到泰山腳下靈兒的莊子裏。
那段時間,二郎也有些不好,靈兒帶著他在泰山頂道觀裏祈福。孩子就交由了靈兒的侍從雙兒接管……
臣原本想,待忙過開國立朝那段日子後,再告知聖上此事。”
“可萬萬沒想到,二郎病逝了。”說到這,寧王歎了歎。
半晌又道:靈兒來信說她在二郎離世的期間,病的稀裏糊塗,總把鵬兒錯認成二郎。
而鵬兒大約也是受到過極大驚嚇的緣故,醒來後癡癡呆呆,什麼都不記得。
所以,她就把鵬兒當成了二郎養在膝下,還求我不要告訴任何人。”
“靈兒還在信中感慨,說這是上天賜給她們姑侄倆能夠相依為命活下去的最好理由。”
建元帝聽罷也歎了歎,扶起他道:“五月間,天壽在行宮遇刺,朕當時就奇怪,這伽藍與扶桑人仇深似海,怎麼會無緣無故聯合起來,跑到中原行刺天壽?
沒過兩天隱匿東州那邊的燕魂衛傳來訊息,說他們到中原是為了尋找蕭鵬。而透露此消息給伽藍的人,正是裴燁。
令朕費解的是,朕都不知道蕭鵬活著的消息,那裴燁又是從何得知的呢?
他知道蕭鸝活著,卻不知道具體在哪,就懷疑在朕手裏。故而唆使伽藍她們綁架天壽,想以此為要挾,換出蕭鵬!
而朕又以為是你把蕭鵬藏在了某個地方。所以,即便天壽連遭行刺,朕也一直忍著,沒開口問過你半句。”
建元帝搖頭笑歎:“竟沒想到,到了最後,蕭鵬就在裴燁的眼皮子底下。”
寧王聞言更是愧疚難當:“都怪臣不好。去年年底,靈兒突然告訴臣,她說,雙兒的兒子因好賭,把她在泰山那邊的田莊鋪子所賺的銀兩,全部賭了個精光。
怕年賬交不上來,就向裴府的大管家透露,他知道北齊的太子還活著。
這大管家立刻就把消息傳給了裴燁。
臣趕在裴燁派人去泰山之前,先下手把那小子給除了,如此忘恩負義之人活著就是個禍害。”
說罷,寧王再次跪下請罪。
建元帝沒吱聲,臉色沉浮不定,看不出什麼喜怒。
但還是親手扶起了寧王,不讓他這麼跪著,可見並沒有惱他“濫殺無辜”或是知情不報。
其實,建元帝知道他這個義兄一諾千金,既然答應了蕭靈兒不說出去,不到萬不得已,就絕不會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