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食品標準化,又延伸到產業標準化,22萬億的貨幣總量,除了2萬億的央行儲備金,其他的都是要投放到工業和基礎建設上麵,而政府大力投資食品產業,有個根本的問題和矛盾,在發展中國家,和一些欠發達的地區,政府根本不願意在這個方麵大力投資,因為吃飯的問題,怎麼吃,吃得好不好,應該農民自己想辦法,個人的家庭自己處理。
誰會管你味道怎麼樣?
有口吃的就算不錯了。
但牽涉到整體的鏈條上呢?在解決食品的同時,又規範了整個產業鏈,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從國營企業再談民營企業,從高檔西餐廳到快餐店,從米其林到麥當勞,西餐標準化和中央廚房,範陽的所有觀點無不讓人眼前一亮,卻又引人深思。
場內的氣氛更加熱烈。
原本45分鍾的發言時間到了,演講該結束了,但台上還說得興起。
導演組的大胡子又把耳機摘了下來,詢問該怎麼辦?
場務手上拿著個牌子,上麵寫著最後兩分鍾,準備將牌子豎到範陽能看到的地方提醒他。
馬爾琴科親自過來說道:“讓他繼續,跟馬格拉丁教授再等一會兒。”
旁邊站著個白人老頭,也被他新奇的演講方式所吸引了,樂嗬嗬的點頭無論說多久都沒關係。
法拉比笑得像個孩子一樣,跟馬爾琴科用力的點頭。
範陽不知道的是,馬爾琴科安排他到第四順位是個多冒險的事情,而事實證明他們沒看錯人,這個年輕人有著一種天然的自信,極其的擅長演講,不愧於金牌講師這個稱號。
當然,馬爾琴科也是看過範陽的洗腦大會現場視頻的。
法拉比說道:“我覺得,是不是應該安排他多講幾場?我相信無論為什麼題目,他都能夠完美駕馭的。”
“看情況吧。”
台上的範陽看了手表,也知道自己時間到了,可才剛剛講到一半啊?怎麼停得下來?
還是要抓緊時間了。
幾句話,將食品標準化結束,又講到全球冷鏈。
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命題,從表麵上看,這關係到商品流通,倉儲,物流,然而相對普通的物流來講,這一塊兒的投資未免也太大了,要建立數之不清的大型凍庫,中轉基地,運輸還得專用的集裝箱與火車皮,在保持冷凍的過程中還得消耗能源,成本是普通物流的兩倍以上。
還要求第三方服務,配送的問題麻煩更多。
需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
在發展中國家來講,並不是首要考慮的。
一般發展中國家首先考慮的是基礎製造業和支柱產業。
這種一般都要往後靠。
然而,投資大,都還隻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的盈利前提有點複雜,冷凍食品的最終銷售,需要有個大的前提是冰箱普及,這一點隻有發達國家能辦到。
好比中國,也是2000年過後才慢慢開始搞起來,都還存在基礎設施極其差勁的許多問題。
這個時候建議哈當局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冷鏈物流?
如果從單一的角度來講,這肯定是不現實的。
可範陽是怎麼說服法拉比和馬爾琴科的?
他將冷鏈扯到了進出口,和基礎製造業上麵,好比中國的食品企業,幾乎全都是采用進口凍肉,平均價格要低上一半,尤其是巴西和澳洲牛肉,如果是ZS渠道價格更低。
在這些畜牧大國,蔬菜比肉的價格高多了。
冷鏈關係到副食品企業的生產,為哈薩克的食品企業帶來成本優勢,順便把製造業給盤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