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麗娜還在推辭,格魯謝夫斯基卻說道:“拿著吧,這也是謝爾蓋的一點心意。”
轉過頭卻把謝爾蓋叫道一邊,拿出10元人民幣,塞到謝爾蓋手裏。
“謝夫,你這是幹什麼,這我不能要,太貴重了。”
“拿著吧,給孩子買點好吃的。”
送走謝爾蓋之後,格魯謝夫斯基也精神一振:“親愛的,咱們今天也做披薩好麼,再去購買一點牛肉,香料。”
……
而另一邊,李商兵帶著三四十人的幫眾,回到冼星海大街,臨街的一處商鋪二樓,這是河南邦的總部所在地,上麵建成了一座茶樓,進門處貼著一副木製的對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這對聯上的書法還挺看得過去,下筆有力,這是這是清末同盟會元老駢文大師饒漢祥,為杜月笙寫的對聯,把杜月笙比為戰國時期的春申君,意指門客滿天下。
李商兵崇拜黑道人物,想法雖然中二,但也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五六十年代開始,中國流落了很多華人出海,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不同的社團組織,例如什麼大圈邦,四海邦,14K,竹聯邦,聯字頭,和字頭,還有幾個廣東廚師在米國組成的華清邦,福建人在曰本組建的福清邦,這些都是可以正麵硬撼外國社團的強勁團體,還有名臊一時的荷蘭教父,世界洪門組織更是將總部開到了米國,在95年舉行了世界洪門懇親大會。
雖然哈薩克斯坦是個內陸國家,沒有這方麵的底蘊,李商兵在新韁這條線經營了好幾年,也算得上財力雄厚,自認為有這個必要站出來,一心想做阿拉木圖扛把子,組建一支哈薩克斯坦的華人勢力。
為此專門在上海請了一位熟悉洪門規則的師爺,名叫張家輝,綽號師爺輝,雖然是一群以擺地攤為主的小商販,也似模似樣建立起了一係列的規則,河南是中原文化發源地,自然以龍為圖騰,進入茶樓大門,左右兩側擺著各兩條龍形根雕,中堂的位置更是花大價錢,在浙江東陽運過來一座九龍浮雕,前麵設有香案香爐,進門要拜九龍,盟證喝血酒,還設定了三十九條幫規,李商兵任龍頭老大,掌管全門。
下麵還有一位副龍頭,龍頭下麵設坐堂,陪堂,刑堂,管堂,執堂,香主,堂主,設紅黑藍三旗,各設旗主一名。
要按公司的說法,也就是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會記,部門主管,小組長,各個堂口就是各個販賣的地點而已,也相當於一種組織架構。
負責販賣地點銷售的叫做買辦,打下手的基層人員叫做小幺。
發展得還挺不錯。
來到冼星海大街之後,李商兵把普通商戶,和阿拉木圖以往的華人,也納入了自己的邦內,積極的吸引本地人員。
到目前為止,登記在案的就有七八百人。
其他的不說,自從采用了這種組織架構,李商兵對於工作的熱情拔高好幾個檔次,平時這座茶樓,也就相當於李商兵的公司所在地,常駐三四十人,李商兵想到範陽恐怕會有麻煩,把自己的打手隊伍,紅白黑三旗,全部帶了過去,可沒派上用場,眼睜睜的看著範陽等人被一群士兵押走。
事情的發展顯然超出自己的能力。
書客居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