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十三,曾居善德門武林排行榜第三,因善用十三把銀絲軟劍,得此名。
故事發生這年,他已經快七十歲了,在江湖中經曆多年風雨洗禮,從籍籍無名到打遍下無敵手,再到光明峰上金盆洗手、退出江湖,這一路走來卻始終未收任何弟子,目前一人住在鄉下草廬中吃齋念佛。
因其曾經在江湖中的身份和地位,江湖中很多人慕名而來,希望能夠得到他的真傳,哪怕指點一二也好,卻都被他一一勸退。眼看這古家十三劍的絕學就要失傳了,大家卻一籌莫展,隻能默默歎息。
江南的春總是陰雨連綿,久久見不著太陽,惹得百姓怨聲載道,想著這老幾時能破個窟窿,漏點陽光出來去去這一身的黴味。盼了不知許多日,許多夜,終於放晴了那麼幾,於是江南的大地上又熙熙攘攘了起來。江湖中有不少人想著,晴了不如去古家草堂碰碰運氣,於是又有那麼一些人又不知第多少次的來到了古家的門前,想著用誠意來感化這個倔強的老頭,卻意外的發現大門鎖了。
是的,門居然鎖了,從古十三退出江湖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出現,以前不論嚴寒酷暑、春夏秋冬,這草堂的門永遠都是開著的,但在今,情況終於不同了,隻聽來訪的人議論紛紛。
“這古老先生自退出江湖後,一直居於此處,劍不傍身,又沒有多少錢財,來訪者從未見其鎖門外出過啊!”
“是啊,我雖沒來過幾次,卻也深諳古老的習慣,現在鎖門了,其中必有蹊蹺!”
“我覺得這鎖門隻是一個暗號,是不是有什麼寶貝、秘籍啥的,就藏在這裏麵,有能者居之?”
此話一出,人群立刻亂作一鍋粥,不少人都躍躍欲試,想著索性把這門劈開了瞧瞧。有人粗暴,自然也有人好君子之德,從中勸阻。最終誰也沒服誰,就都守在這裏,商量著別走漏了風聲,等上七,七後若古老未歸,方可破門,所得武功秘籍歸在場者共有。
就這樣眼看六過去了,雖然大家的嘴都嚴絲合縫,生怕走漏半點風聲,引得更多的人來此聚集,但草堂附近的人還是越來越多,有在附近席地而睡的,也有去鎮上打尖住店,翌日清早再匆匆趕來的。到了第六的晚上,古十三居然回來了,身披蓑衣,頭戴鬥笠,看來是早在雨水綿延之時就已離開。此時的他,雖腰杆挺直,步伐穩健,但習武之人都能看出這次外出,令古老的神情之間透漏出隱隱的疲憊。
古十三慢步走近人群,人群便自動讓出條路來,到了自家門前,正欲開鎖,思忖了一會,回頭向大家道:
“承蒙各位少俠的抬愛,這樣的氣還來此僻靜之地探望我這個糟老頭。今年梅雨時節太長,屋子潮濕難耐,就想著北方尚有三兩好友,數年未見,去遊曆了一番。路途遙遠,舟車勞頓,現在著實是累了,請各位容我好好休息,明日正午再與大家暢談。”
罷,便開鎖進了屋子,許多人向內張望,卻發現依舊空空蕩蕩,並沒有傳中的十三劍和其他什麼寶貝,甚至可以用簡陋之極來形容。不少人見狀便連夜離開了,因為曉得古老頭的固執,又怕拖久了再遇上雨,惹得身心不悅,也有不少執著的青年,在江湖中獨木難支,闖不出什麼名堂,期待著百顧茅廬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