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非正常辦案科(1 / 2)

臨淵市非正常辦案科法醫室。

“有什麼發現嗎?”樓星瀾嚴肅地看著布金語。

如果不是死者家屬死活不讓法醫解剖,他們也不至於陷入如此被動的局麵。

布金語輕輕將屍體上的白布蓋回去,靠坐在一旁,眉頭微蹙,出神的看著略顯蒼白的手上還不能平息的幽藍色電流。

樓星瀾每次看見那些流竄的電流都會感到心驚,不管他是否已經熟悉這種場麵。

過了一會兒,布金語整理好了思路:“三具屍體,除了屍檢報告上已經存在的內容,我唯一發現的就是第二具屍體殘存有非常微量的單胺氧化酶。”

“抗抑鬱藥?這姑娘有抑鬱症?”樓星瀾皺起了眉。

布金語不置可否:“可能吧,另外她們幾個身體內的胃溶物沒什麼異常,解不解剖都一樣。”

“行吧,辛苦你了,我得先去開個案情會,你也一起吧。”樓星瀾拍了拍她的肩膀讓她跟上。

“……嗯。”布金語沉默片刻還是跟在了他身後。

非正科的同事見他們一過來都紛紛安靜了下來,等著聽新的線索。

“開個會。”樓星瀾拍拍手,眾人拿筆拿本子利落的進了大會議室。

布金語一如既往的和新人一起坐在了最後麵,安靜的聽著他們討論。

樓星瀾站在投影儀旁簡單概述這次的案件:““41”連環殺人案在一個時前才轉過來,資料也都發在你們手上了,根據目前下級公安局調查的資料來看有幾點值得注意。第一,凶手是每隔一周殺一次人,距離下次作案還有四;第二,凶手的目標都很隨機,受害者之間沒有任何重合的人際關係,凶案現場目前呈三角狀分布在臨淵市,彼此間的距離不下0公裏;第三,法醫報告裏提到第一起案子的受害人傷口處有一組不屬於她的血液組織以及防止刀具生鏽的防鏽油,初步判斷是凶手留下的。”

“第四,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凶手的作案手法在升級。第一起案子的受害人致命傷在頸部,一刀斃命,凶器是大號的水果刀,長0厘米,寬8厘米,但死者的頭顱卻差點被整個切下來,臉被劃了三刀,身上被捅了七刀;第二起案子受害人狀況與第一起案子大致相似,缺少了身體上的七刀,手法也更利落,沒有像第一起案子一樣差點把頭切下來;第三起就更精簡了,隻有頸部致命傷。”

“有沒有可能是凶手想收手了?”阮萌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不。”樓星瀾搖搖頭:“連環凶殺案的凶手隻要沒被抓就不可能放棄殺人,他的手法越精簡就明他殺人時的心態越平靜,殺人或許已經快要滿足不了他了。”

此話一出,大家的神情都嚴肅了起來,如果殺人都滿足不了他,那會做什麼?無法想象。

顧西風帶著猶豫的問了句:“還有一個問題,凶器上還有防鏽油,卻沾上了凶手的血液,是在什麼情況下沾上的?試新刀鋒不鋒利?還是揣在衣服裏去現場意外劃傷了自己?”

“這個就是接下來需要調查的方向,當然也不排除那組陌生的血液不是凶手的。”樓星瀾搖搖頭。

布金語靜靜地聽著他們對於案情的分析,再結合自己在法醫室看到的那三具少女屍體,有種奇怪的感覺,凶手似乎有點憤世嫉俗……不過這也隻是她的想法,毫無依據。

“針對目前已有的線索我們可以大膽的假設一個範圍,凶手是個女性,年齡在0到0之間,身高不低於160,範圍是有點大,但已經沒有更多的線索來縮這個圈子。”樓星瀾總結了一下,隨即開始安排工作。

“接下來,老規矩,阮萌排查凶案現場周圍攝像頭裏經過的人,凡是可疑的人都一一排查。顧西風去第一起案子附近轉轉,看看能不能找到凶器來源,殺人可能是蓄謀已久,但挑選目標卻是臨時起意,第一起案發現場應該是凶手比較熟悉的地方,不排除他的家就在那兒。司嶼再去查一遍三個受害者的人際關係,或許是個突破口。”

“是,老大。”三人齊齊應了聲,領著自己的隊員執行任務去了。

樓星瀾回到辦公桌前拿起下級公安局轉過來的資料仔細看著,布金語見人散得差不多了,才走到樓星瀾辦公桌前,剛要開口辭行,就被他塞了一遝資料。

“幫忙看看,一會兒你再跟我去第一個現場看看,那是凶手第一次作案,漏洞會比較多。”

“……好。”布金語愣了一下,認命的接過資料仔細看起來。

第一起案子,4月1日晚10點,青巷街,死者林素,18歲,高三畢業生,家庭普通和諧,人際關係幹淨,無仇家。

第二起案子,4月0日早6點,城隍街,死者秋彤霜,0歲,酒店前台,家庭普通和諧,人際關係幹淨,無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