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分百枝,花開萬朵;尋根逐本,皆為一以貫之。
自從盤古開辟地,扶以行健,履地得勢坤,而後,行地運漸有常,隨之萬物徐化,眾生滋長……
日月輪轉,光陰流逝,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竟已到了女媧時代。
這一日,不周山忽爾不住顫動。就像是被那什麼東西撞擊的大鍾一般。伴隨著不絕於耳的隆隆之聲,山上到處飛石起木!
不周山,乃周逆鱗,向來是三界最為要緊所在,故而有道:
不周山石動,風驚雲滾怒;
大羅金仙逞息怒,一樣成土化故!
但也正因如此,這山生得那是分外頑固,便是以十象之力,也休想拉得動這山上丸子般大的一塊屑石。
但此時的不周山,動的又豈止是山石,便是整個不周山似乎也要顛覆了一般。這一下,怒裂了蒼,便有巨石燃燒著異火從而降,蔓延不熄;氣陷了大地,故有怪水從地下噴湧而出,泛濫不止。
殘地缺,周之內,生靈一片塗炭。
女媧見此,哪還有暇閑思?當即舍萬物而先定不周!
不周山既定,之裂痕便不再延展,地之塌陷也不再拓闊。穩住了地,女媧便集九香之木,煉五彩之石。成後,澆溶石上補青,堆爐灰下填陷地……
經女媧如此這般一係列聖手操作,周總算穩定下來,生機也在一絲一絲地恢複著。
但不周山既能出這麼一次意外,便也就可能出兩次意外,以至於接二連三地出意外。
思及於此,為聖者自當遠謀。於是女媧便尋思著當要創造出一個萬物靈長的仙神,由此來守護不周山的穩定,穩定周的生機。
臨手之際,女媧握著手中的泥團尋思道:“他應當有像梅花一樣高潔的品格;有像青鬆一樣淩雲的壯誌;有像翠竹一樣不屈的氣節;有像秋菊一樣超脫的隱逸……”她邊在心中念叨,邊塑造著手中的泥團。
沒過多久,女媧便即發現:淩雲的壯誌,超脫的隱逸,這兩樣極致的品質卻是先融合不到一處。
她皺了皺眉!
先跳過這些不相融的品質。待得雕琢完不屈的氣節,又已不知過了多少時候。至此,女媧忽的想到:“若要添加如此這般諸多的高尚品質於一身,自勢必要精雕細琢。如此,卻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完成這樣一個偉大的傑作。周之事甚急,卻又如何等得了?”
想到此處,女媧不由得停下手來。她托著腮,再一深入尋思:“縱使完成了這般一個擁有無數高尚品質的靈長類大作,那也不過是極其‘脆’的一個作品。到時,卻又當如何讓他與世長存,盡量大地發揮他的作用?”
想到此處,女媧不由得長歎一聲,將手中的泥團往泥潭中拋去。那團充滿崇高品質的泥胚,“啵”地一聲,落入泥潭,濺起點點泥漿落在邊上的草地,卻也閃著高尚的光芒。
女媧見此,忽的靈光一閃,真個是:
為護周謀良策,
欲集萬品在一身。
著手方知全是夢,
不拘一泥出人才。
是故,三界之中便有了萬類之靈長——人類。因“地不仁”,故以“人”補之。
至此,始全周五仙:、地、神、人、鬼。
其中鬼仙為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故雖不墮輪回,但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