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步距離,被餘定州縮地成寸,兩步便已跨過,第一步,出崩拳,第二步,出鑽拳,一瞬之間,兩拳已至。
風骨林中的無數竹子,好似都被這兩拳帶動,齊齊向一郭浩鎧那一側壓了過去,彎出了一個極大的弧度。
而另一邊,郭浩鎧那聲勢不大,卻能傷人性命的一肘,沒能結結實實的打在吳濤平心口,隻因為吳濤平一氣嗬成的兩手殺人劍,先前用掉一手破枯竹槍,還有一手,留在了這裏自保。
一肘頂在了七十二道劍氣之上,吳濤平被頂得向後飛去,雖有劍氣結陣護在胸前,可是胸中氣穴一頓翻來覆去,一口老血湧上喉嚨,盡力壓製,才勉強沒有當吐出,顯露頹勢。
而郭浩鎧這一肘打出之後,並未乘勝追擊,而是立馬變換拳架,因為,餘定州兩拳已至!
郭浩鎧雙手各有不同,左掌在身前畫圓,右手握拳向後一沉,雙腿分三七站立,麵向餘定州的方向,不看那大勢壓頂的竹林,也不看那兩步兩拳的餘定州,竟然是閉上了眼睛。
左手是八卦掌的翻掌,右手是形意拳的崩拳,馬步樁是由形意拳五五步三體式改進的三七步三體式,這些,都是基於古拳法,有跡可循,而閉眼,則是學自一位小輩。
郭浩鎧早年間從大漠撿回來,說是給兒子當婢女,實際上卻是當女兒養的郭陌花。
少有人知道,此女因眼睛有疾,故年少時練劍,練出了不用眼看,用耳聽聲的絕活,所以這閉眼聽聲,郭浩鎧是學得她。
餘定州的一步崩拳已到,郭浩鎧左掌向外一翻,翻掌破之,無風無雨,半點頭有驚人的聲勢,好像就是兩人根本沒有交手一樣,可是那一步崩拳,卻被一掌翻出,破得幹幹淨淨。
緊接著那二步鑽拳已到,郭浩鎧冷笑出聲:“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怎麼到了你這兒,非但沒變強,反而越來越弱了?”
右腳向前半步,藏於身後右拳崩出,以形意,對形意!
古拳法,尤其是那種重點不在於強身健體,而在於殺人的古拳法,傳承一事向來是很有講究的,一位師傅,可能一生會收很多弟子,開山弟子,記名弟子,入門弟子,入室弟子,親傳弟子,關門弟子,除開收的第一與最後一個弟子,分別是開山弟子與關門弟子之外,其他類別的弟子,可能少的有數個,多的,百十來個也屬正常。
弟子雖然可能有很多,收是收了,但是真正的殺人技,並不是人人都能學的,也並不是每個弟子都能學得會的。
想學師傅的全身武藝,看天賦,看根骨,看人品,更看性情。天賦根骨不行,學不來,人品性情不行,師傅不會教。
隻有天賦根骨人品性情皆通過了師傅少則數年,長可達數十年的考驗的人,才有可能學到古拳法真意所在,而且,無論徒弟多少,通常情況下,真正的殺招,隻教一人。若徒弟眾多,卻無有通過考驗者,那師傅是寧可不教。
這種能學到師傅全部武藝,且有可能將此門武學再度改進增強的人,是謂之真傳弟子。
若是門下無人通過考驗,那就得在師傅本人的師兄師弟們門下徒弟中,另外找一人傳授,這一人,天賦根骨一定要最好,人品性情這點上,相比起對自己弟子的考驗,可以適當放寬鬆一點,畢竟是師兄弟的徒弟,不是自己的徒弟,這種傳承,稱之為隔門傳。
既不能全教,也不能不全教,不能教會徒弟絕技,卻人品性情不行,為惡一方。
也不可以讓本門武道傳承在自己這一輩傳不下去,就算是隔門傳,傳給一個所謂的‘外人’,也得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