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兩人皆是萬裏挑一的驍將,但關羽、張繡等人也不是省油的燈,若是被敵軍圍攻,恐怕也會陷入劣勢,若是兩人有什意外,對弘農軍的士氣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荀攸之所以讓吳羽快馬加鞭地趕來,也是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劉辯隨後讓吳羽返回河內,告知荀攸自己已經知曉其意,另外希望徐晃將能早些渡河,支援呂布與張遼。
吳羽領命而去。
而劉辯則傳令陸渾關的曹性,使其不再為疑兵,而是進攻陸渾關,爭取能夠將陸渾關拿下。
雖然如此,劉辯卻也知道攻下兩座劉備軍早已做好準備的關隘並不容易,恐怕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隻能依靠關羽、張遼兩人自己了,張遼舊時成為呂布麾下部將,希望兩人此時還尚有一些默契吧。
麵對著函穀關、虎牢關、河這些天險、雄關,劉辯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有強攻這一條路,他總不能祈求者有人從內部將關門給他打開。
時間過了三日,弘農軍也對函穀關進攻了三日,使兩軍將士皆有些疲累。
相較於弘農軍,田豫更是一刻不敢放鬆,因為函穀關一旦失守,洛陽將直接暴露在弘農國大軍麵前,雖然還有伊闕關、大穀關等關隘,但相較於函穀關來說不僅需要分兵駐守,也沒有如此山勢、穀水之天險。
函穀關都不得。
這田豫心中緊緊繃住的一根弦。
這兩日他已經用盡了各種方法,阻擋弘農軍一次又一次的攻城,以至於所有的滾木礌石都已經用盡,現在的關上隻剩下守城的將士以及糧草了。
於是田豫以身作則,戰鬥在第一線,用自身的行動詮釋著願為了守住函穀關拚盡全力,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劉辯望著在城上拚殺的田豫,感慨著:“若田國讓為寡人麾下,該有多好。”
但感慨歸感慨,攻勢絕不能停,即便是田豫死於城上,他也不能停下來。相較於已經在自己麾下的呂布、張遼兩人,田豫隻是一名敵人。
已經三日未收到呂布、張遼兩人的動態,劉辯心中不禁有些擔憂。
而正被劉辯擔憂的二人卻沒有劉辯想得那麼慘,如今二人已經攻下鞏城,雖有敵軍圍城,卻也沒有城破之虞。
要不是鞏令吳成大意,出城迎敵,兩人如今也不會這麼輕鬆。
而此時兩人所商量的,也是究竟是等徐晃渡河,還是往虎牢關接應曹昂、太史慈,亦或是往函穀關接應劉辯。
因為荀攸與徐晃一同行動,同樣未能順利抵達河南尹,故而兩人沒有荀攸做主,心中猶豫不決。
最終兩人還是決定暫時留在鞏城,等荀攸、徐晃渡河會和後,再做打算。
而他們並未等太久,徐晃很快便渡河南下,被呂布親自接應回鞏城,隻是並未接應到荀攸。
原來,劉備軍並州刺史張飛率大軍殺往河內,欲由此趕回河南,典韋與其在河內展開大戰,荀攸怕典韋中了張飛的計策,故而留在了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