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一輩的告別,新一輩的成長(1 / 2)

劉辯率軍拿下頓丘後,又先後拿下了衛國、聊城、東阿、東武陽等東郡北部十縣,皆是關羽戰略放棄之地,同樣也什麼物資都沒給弘農軍留下。

讓劉辯覺得既可氣又好笑。

隻能在心中不住地感慨:“這關雲長果然不簡單。”

但好在劉辯也占據了東郡北部,已經與曹昂所在的濟陰郡毗鄰,也算是收獲不小。

一切也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但正當劉辯準備采取進一步行動之時,弘農國內傳來一個令人悲慟的消息。

弘農傅皇甫嵩突染重病,恐命不久矣。

劉辯心係皇甫嵩,準備回到弘農,戰事也改成休養生息為主,暫時休整。

他任命趙雲為冀州刺史,戰時行州牧之權,留趙雲鎮守冀州諸郡,又掉文醜鎮守東郡,作為弘農軍在前線的橋頭堡。

杜畿也被劉辯調回並州,與趙雲一般戰時行州牧職權,又使牽招、朱靈、許褚、魏琛等人為輔。

幽州刺史張遼也同樣如此,並留夏侯惇、典韋以及劉和舊部鮮於輔等人輔助,鮮於輔還舉薦了隱居在遼東的平原人王烈、朱虛人邴原、劉政等人,皆為張遼所用。劉和屍首已經被劉辯命人移葬在薊城,算是對這位大兄有了一個好的交代。

原本劉辯也想將劉和家小也一並接到弘農城,好生照顧,然而劉和之妻王氏卻言:“夫君為王上而死,乃是為天下社稷,其決心如此。然某一婦道人家,不懂這些天下家國,隻知其因王上而死,怨恨王上矣。煩請王上休要再打擾我一家老小,否則定然杖王上出門。”

劉辯心中隻有歉意,對王氏之言並不以為意,讚歎劉和娶了一位不得了的夫人。

隻待劉辯準備多聽一會兒,好讓王氏消氣,卻又見王氏擦幹了眼淚,言道:“王上乃當今天下少有之仁德君王,眾望所歸之明主,我若是再責罵下去,便是不識大體,王上接我等回薊城,已是莫大恩惠,煩請王上離去,休要在此處勾起我心中怨恨。”

劉辯聞言,心中慚愧,隻得與小孩子說了一會兒話,便告辭離去。

劉辯離開劉和家後,他又命郡縣官員好生照看這一家老小,休叫他們陷入貧苦日子。

安排好這些後,劉辯立即出發,馬不停蹄地經由並州趕回弘農城。

劉辯離開數日後,劉和的兒子自在家中玩耍時,在遠中發現了一處泥土鬆動的痕跡,好奇地挖了起來。

不一會兒,小孩興奮地跑回屋中,舉著手中的一貫錢幣對王氏喊道:“娘親,看孩兒發現了什麼?”

王氏見著兒子手中的錢幣大驚,立即趕往遠中,發現了一個麥有錢幣的土坑,看樣子,這裏麵的錢財夠他們一家過上許多年。

王氏心中懷疑錢幣的來路,一問之下,府中僅剩的幾名侍從皆言幾日前曾見弘農王身邊那名將領在此徘徊。

王氏又聯想到昨夜遠中有些聲響,猜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些多半是弘農王所為。

但弘農王早已離開,王氏有心將這錢退回去,也無從退回,況且她也的確需要這些錢,於是她隻得歎了一口氣,心中感慨道:“希望雲兒不要效其父之路,為弘農王而死。”

而後,王氏摸了摸兒子的頭,言道:“這是前些日那位叔父所留,不願被我們知道罷了。”

“便是被娘親責罵的那位嗎?”劉雲眨著小眼睛,好奇地問道。

王氏歎了一口氣,擠出一絲微笑,笑著向劉雲點了點頭。

“至於雲兒長大後會怎麼樣,便讓雲兒自己選擇吧。”王氏如此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