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逃出洛陽(1 / 2)

越騎校尉乃是禁軍北軍五校尉之一,手下有司馬一人,軍吏一百二十七人,士兵七百人,皆為裝備精良的騎兵。

伍孚點齊兵馬,軍吏隻帶了司馬和七位屯長,都是他信得過的人。

他又從營中給劉辯和唐姬牽來一匹戰馬,扶兩人上馬,讓他們跟在隊伍中。

隨後,他帶著隊伍浩浩蕩蕩地往洛陽城門進發。

他們手中有董卓的令牌,順利地出了洛陽城。

與此同時,呂布奉董卓之命到未央宮結果劉辯。他將方畫戟杵在地上,看著地上光著身子,麵容扭曲,早已沒了呼吸的李儒,冷笑道:“這弘農王什麼時候有這般能耐了?”

然後,他帶著人到附近的宮殿搜尋,仔細盤問各處的守衛。

最終,所有情報彙總在一起,他得出一個結論:弘農王和王妃往北軍軍營方向去了。

他對身後的侍衛道:“你們回去稟報義父,我去一趟北軍軍營。”

呂布來到北軍軍營,查探到劉辯帶著董卓的令牌調越騎校尉部出了軍營,應該是出城了。

然後他騎著馬依次走訪洛陽城的十二個城門,雍門守城士兵彙報:“越騎校尉伍孚帶著相國的令牌,出城去了。如今已經走了一個時辰。”

越騎校尉部都是騎兵,呂布已經追趕不上,他隻好先回宮向董卓彙報。

……

伍孚帶著騎兵疾馳,行了一個時辰,才命令隊伍停下。然後他召集手下的司馬和屯長到劉辯身邊,將實情告知眾人。

之前劉辯一直低著頭,眾人沒有認出他。如今仔細一瞧,卻是認出他來,齊齊跪下,高呼:“願為陛下赴湯蹈火,護陛下周全。”

“諸位快快請起,當今隻有一個陛下,我隻是弘農王。”劉辯對於眾人的反應十分滿意,他將他們一一扶起,以示親近。

眾人都是伍俘的老部下,跟他一個脾氣,自然是勇壯好義的一類。眾人知道他們出了洛陽城,就算是叛出了洛陽。劉辯非昏庸之主,眾人當即宣誓向他效忠。

“王上,如今我們該往哪裏去?”伍孚撫著他的胡須問道。

其實,劉辯逃出來這一路都在思考下一步何去何從。

他心中有三個方案。

第一,投往荊州南陽郡,本朝高祖、位麵之子劉秀起於南陽郡,那裏劉氏宗族眾多,應該會收留自己。但南陽此時由袁術把持,他性驕肆,在曆史上曾自立為王,不可輕信。

第二,投往揚州會稽郡,唐姬的父親唐瑁正是會稽太守,應該會收留他,他甚至還有可能獲得一郡之兵。但會稽遠在揚州,一路波折。

第三,前往封地弘農國,隻是那裏現在被董卓手下中郎將董越和段煨等人鎮守,想要奪回封地並不容易,但善用董卓的令牌或許可以得一城休整。

他認為凡事求人不如靠自己。兩郡並不一定能容下他,還不如去弘農國試一試。

他將三個方案跟眾將講明,陳明利弊,然後道:“我要奪回封國,不知諸位是否願意同往?”

“末將願往。”眾人聽他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楚,心中對他的敬意又多了幾分。

弘農國在河南尹西側,眾人出了洛陽縣,經過河南縣和穀城縣,再穿過函穀關,就到了弘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