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巨鹿少年(1 / 1)

漢光和五年仲春,春寒漸解,萬物複蘇。

河間國鄚縣西驛道,一行少年拍馬疾行,泥土飛濺,惹得路旁農人怨怒不以,其中一少年到:“三郎,此處已是鄚縣境地,如此行徑恐惹張公不喜”,為首少年止下馬,道:“此話有理”,又對身後十餘少年道:“你等心點,誰要是縱馬踩了道旁的莊家,惹張公不喜,就自己回巨鹿吧”,其中一名壯碩少年道:“張公乃狹義之士,我等獻虎皮而來,張公豈能因些許事怪罪”,正著,被為首少年一瞪,不敢再,隻得咧嘴幹笑。。

眾人所的張公,便是鄚縣大俠張郃。張郃尚節義輕財賄,仗義行俠,常以家財周濟貧弱,是以名揚河北,幽、冀一帶遊俠皆以能與張郃結交為榮。馮越乃是巨鹿郡平鄉縣人,其祖馮異在光武帝年間官至征西大將軍,後馮異之子馮彰得封平鄉侯,傳世至今,馮越為現任平鄉候馮道三子,自幼弓馬嫻熟,任性遊俠,前日於山林中獵殺猛虎一隻,剝得虎皮,便以此為禮攜族人莊客前往鄚縣拜訪大俠張郃。

張郃正在鄉間行獵,聽門人來報有一巨鹿少年郎,自言獵殺猛虎,願將虎皮獻與自己,當下大喜,令人引馮越前來,不多時,隻見一眾少年郎駕馬穿過田陌飛馳而來,一行少年十餘人,在狹窄彎曲的田陌上策馬飛奔,竟無一人踩踏到莊家,張郃心中暗讚其馬術不凡,及至近前,隻見為首少年約有十五六歲,立馬而停,自背囊中取出虎皮,拱手行禮道:“晚輩巨鹿馮越,久聞張公大名,今日有幸拜訪,特獻虎皮一張”,張郃笑道:“果是英雄出少年,既出自巨鹿馮氏,可是大樹將軍之後?”大樹將軍正是馮異在軍中的名號,馮越道:“正是家祖”,張郃拱手道:“馮兄弟竟是虎門之子,今日正巧行獵,馮兄弟可願與我等同行”,馮越心猜張郃許是見自己年少,不能輕信自己獵殺猛虎,故而考較一番,便道:“求知不得”。眾人行至一處河灘邊,隻見遠處一群大雁正在水邊休憩,馮越向張郃道:“願為張公射幾隻雁兒下酒”,張郃正有心試試馮越虛實,當即應許,馮越將馬上行囊卸下,馬鞍兩側各掛一壺十隻羽箭,打馬向前借著蘆葦掩護悄悄接近雁群,及離雁群二十丈遠距離,猛然催馬加速,隨即張弓搭箭射去,雁群突然受驚,四散飛起,馮越左右開弓,追逐而射,及至雁群飛遠,馮越已射七箭,回身檢視,七箭皆中,七隻雁兒散落一路,遠處張郃高聲道:“好身手、好箭法,今日得見英雄,乃是平生幸事,來人快快備上酒宴,今日與馮兄弟一醉方休”,張郃及其門客多是豪爽的武人,初時見馮越年幼,以為馮越乃是憑借家世謀得虎皮、沽名釣譽的紈絝子弟,現馮越展露一身左右開弓箭術,所射皆中,頓時刮目相看,隔閡盡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