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偌大北京,她再怎麼堅強,也有感到孤獨的時候,需要有個可以信賴的朋友,秦天讓她很有安全感。秦天的微笑能讓她感覺到真誠與溫暖,讓她踏實放鬆,開始不知不覺地有些喜歡他。——節前語。
秦天家在內蒙根河,那是一個地方小城,森林遍布空氣清新,冬天極為漫長。
他原本有望考上大學,想不到高二下學期開學不久,竟然患上了胸膜炎,治療兩個多月後,高考不可避免地落榜了。父母勸他複讀,他卻再也沒有心思坐進課堂了。當時,有一家新建的化工廠正在招工,並承諾表現良好者將到大學深造,這讓秦天有了盼望,他去這家廠做了工人,因為工作認真,很快做了車間主任。
兩年多過去,大學深造的事還是沒影。他在惆悵失落之下,又發現工廠從生產到管理都存在問題,便實事求是寫了兩頁意見書。職工大會上,廠長竟然批評道:“有的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喜歡花架子,不想幹可以走人嘛,很多人正打破腦袋想要進來哪!”
此後,他消沉了。那時的人們不到無路可走,不願外出闖蕩。可他向往外麵的世界,不願像父親那樣終生蝸居小城。於是,他給北京理工大學的高中同學林達寫信。林達回信說,大都市機會多,自己正有創業的想法,勸他過去和自己一起幹。
他來北京,比羅小幻早一年,是1994年春節後,當火車啟動時,他在沉重中混合著解脫,傷感中糾纏著歡欣,充滿離情別緒,又滿懷不安與新奇。北京繁華絢麗街道平整,把他深深地吸引了,這片天地足夠廣闊,他慶幸自己的選擇,自由馳騁的感覺太好了。
林達把他安排在一家地下室旅館住了下來。幾天後,他來時所帶的200元錢所剩無幾,必須盡快賺錢。他做了街頭發單員,每天站在街頭,遇人遞上一張。一周後,他賺到了150元。在零下十五六度冷風嗖嗖的街頭,他感覺雙腳每天貓咬狗扯般疼痛,隻好一咬牙花30元買了一雙棉布鞋。剩下120塊錢,到中關村電子市場批發了一些隨身聽和耳機之類的小商品,這些小物件少則三兩元,多則五到十元,價格低廉適合路邊擺攤兒。
林達早年父親去世,僅靠母親走街串巷為人照相為生。在姐姐考上大學、妹妹升入高中後,生活更是拮據,他迫切渴望創業賺錢。這天,林達找到秦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現在,電腦業剛剛興起,賺錢最快,但咱們資金有限,可以先從培訓做起,打字排版、整機組裝、軟硬件維修,然後配件零售、代理品牌機,甚至軟件開發,業務範圍肯定越來越大。我想與你聯手創業,我能從舅舅那裏借到兩萬元,你能出多少?從小玩到大的哥們兒,不用藏著掖著,有啥說啥吧。”
秦天沉吟地說道,“我媽能支持我兩萬,再多怕是沒有了。可你眼下正在念書,即使真要創業,也要畢業後再說吧?何必急這一時?而且我媽開的那個服裝店不大,賺錢不多,我也真怕萬一失敗對不起我媽這份血汗錢。”
林達點頭,“這種新興行業肯定不錯,至於學業不要緊,流行60分萬歲,男生忙著賺錢,女生忙著戀愛傍款,我這樣完全正常,有你這個得力夥伴,等走上正軌就好了。”
為了背靠大樹好乘涼,林達想把公司掛到校辦企業下麵,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他一狠心買下一款最新上市的漢顯袖珍BP機送給主管校辦企業的肖處長,這在當時堪稱時髦貴重的禮物,果然掛靠問題順利解決,又很快辦妥了營業執照,把學校正門東側裏外間的門臉房騰出來,裝了兩部電話。很快,北京運成科技有限公司的牌子掛了出來,秦天也搬到公司的裏間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