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北陸武田從不吃虧(2 / 2)

七月十二日,武田正信五萬大軍抵達丹波八上城。其中四千騎兵,一千旗本武士,三千精銳槍足輕,一千五百鐵炮足輕,以及五百鐵甲備。

鐵甲備是新出的兵種,這是武田正信拿來掩護鐵炮足輕前進的時候,用來防護的鐵盾,不管是野戰,攻城,守城都可以用。

這五百盾牌都是從南蠻手中購買的板甲,可以很好的防護鐵炮和弓箭,而且鐵甲備每個人都穿著南蠻胴,每個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勇猛之士,遠遠看著都讓人覺得就是銅牆鐵壁。

武田正信剛到丹波沒兩,毛利家的使臣,毛利十八將之一的渡邊長就來拜見武田正信。

渡邊左衛門大夫長,戰國時代武將。毛利氏家臣。渡邊通的嫡男。幼名虎法師、三郎,後通稱石見守?飛驒守。

1548年備後神邊之戰開始,在1555年嚴島合戰,1570年門司表之戰均表現活躍。1588年隨毛利輝元上京,被秀吉賜豐臣姓,並授從五位下飛驒守。

武田正信沒想到毛利家會派來使臣,問道:“左衛門大夫此來是為了播磨的事?”

渡邊長點頭道:“左近衛大將殿下,在下此來是想一下本家的擔憂,殿下一直在開疆拓土,已經接近本家,是否被背叛盟約?”

武田正信笑道:“安藝中納言有何擔心,我出兵播磨,是因為之前播磨的人攻略我丹波,致使丹波十室九空,一片白地,這些損失難道不應該讓他們承擔嗎?”

安藝中納言便是毛利輝元,他是戰國時代到江戶時代前期的大名,豐臣五大老之一,關原合戰中西軍總大將(被擁立)、長州藩第一代藩主。

毛利輝元幼名幸鶴丸,法號幻庵宗瑞,通稱安藝中納言。戰國第一智將毛利元就之孫,毛利隆元長子,其母為內藤興盛之女。

其父隆元早卒,由祖父毛利元就撫養,成人後拜領當時幕府大將軍足利義輝的偏諱輝字改名輝元。

元龜二年,祖父元就去世,輝元繼任家督。任內先被豐臣秀吉擊敗而不得不向其臣服,直到正十年與豐臣秀吉講和。

以後積極協助豐臣秀吉,在四國征伐、對朝鮮之役擔當先鋒。當時他的領地有10萬石,在早川隆景死後,成為了五大老,勢力僅次於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死後開始形成以德川家康及石田三成為首的兩派陣營,毛利輝元起初曾考慮加入德川一方。但被客卿安國寺惠瓊所服加入西軍一方。

於慶長四年七月十五日由安藝的廣島城出發前往大阪,翌日進入大阪城。毛利集團的聯合軍(包括毛利輝元,輝元的養子毛利秀元、吉川廣家等)是西軍中最為龐大的勢力,但是在實際的戰鬥中,他們卻幾乎是寸步難行。最終被德川家康打敗,使得毛利氏的領地逐漸縮,最終隻剩周防、長門兩國。

德川家康統一下之後,毛利輝元剃度出家,不久宣布隱居。寬永二年四月二十七日(165年6月日)毛利輝元去世,時年7歲。家督之位由長子毛利秀就繼承。

渡邊長不敢反駁武田正信所的,畢竟丹波被搶掠是事實,他無話可,但是播磨的處置尤為重要。

他問道:“那麼左近衛大將會如何對待播磨?畢竟備前的浦上家帶著播磨守護赤鬆家的意思到了本家,希望可以和平處理,如果隻是賠償的話,本家可以去交涉。”

武田的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