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曼德勒山(2 / 2)

俯瞰曼德勒全景、庫特多佛塔、莊嚴的皇城、護城河以及浩瀚的伊洛瓦底江均盡在腳下。

到了山頂,大家下車,站在山脈的頂上,看下去,感覺是不一樣的!

為了表示對佛祖和各種神靈的尊敬,遊客必須脫掉鞋襪才能登上曼德勒山,為了方便遊客和朝拜者,如今已經安裝羚梯。

遊客乘坐電梯可以直達山頂,如果時間和體力都允許,慢慢的爬山觀賞沿途的寺廟才是感受曼德勒山的最好方式。

“安裝羚梯,還是方便了遊客,因為大多數遊客體力都不太好,有一些是退休的老伯和老阿姨,來旅遊,要他們爬山,都太不容易了。”

“有了包車和電梯以後,年齡大一些的遊客,也可以上山來觀看風景了,旅遊業對這座城市來,還是非常重要的,遊客越多,旅遊收入就越多。”

站在山頂俯瞰整個曼德勒城,並沒有看到城市常見的高樓大廈,而是看到與茂密的樹林融為一體,高高低低的建築和緬甸的母親河伊洛瓦底江。

曼德勒山雖然不高,但座擁在市區之畔,著名的緬甸母親河—伊洛瓦底江從邊宛然而來,彎彎曲曲繞過曼德勒山,向肥沃的平原流去,從山腳下沿著山坡逐級而上,有一千七百個台階,沿途有八大寺廟。

“看著有些虔誠的信徒,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跪拜,上去,真是太令人感動了!”

周森笑了,“我可不會這樣的跪拜的,我其實是一個無神論者,我相信這個世界沒有神仙,神仙都是傳,誰也沒有見過,隻是精神上安慰人們的,還是要靠自己去爭取,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靠自己努力!”

塞耶點頭,“是的,每個饒信仰是不同,緬甸的年輕饒觀念也有所改變,信佛的還是老年人多!”

清晨太陽從曼德勒山後冉冉升起,山頂的塔尖以及綿延下來的塔廊,仿佛是一個剪紙的造型。上到山頂是一個印度教的神廟,四周是一根根方形的柱子,柱子上用玻璃鑲嵌成棱形的圖案,柱子之間鬥拱相連,回廊貫通,在早晨的陽光下奪目耀眼,晶瑩剔透,許多當地的緬甸人在印度教的神物金環眼鏡蛇的造型前,虔誠禮拜,不時把折疊好的緬幣放到蛇頭上。

參觀曼德勒通常從曼德勒山開始,這裏以觀賞落日時的城市全貌和江景著稱,登山道路艱難。曼德勒山斜坡上修了台階,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廟宇,在半山腰處會見到一個大廟,路旁立著一尊鍍金的施依亞塔佛的塑像,手伸出去指著大皇宮的位置,造型非常獨特,它是在明登國王的金色之城動工之前樹立的,象征佛的預言。

周森來這裏看看,還是有很多感受,每個地方的佛像是不同的,緬甸的佛像造型和老撾佛像的造像不同,還是有一點差異,去過的地方越多,周森也能看出一些差異,大家在這裏拍照留念,把這裏的景象定格在鏡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