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命運共同體,無論是哪裏的人,都有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和平,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汽車像是從廢品收購站開出來的,大多鏽跡斑斑,由於西方的封鎖,緬甸很難進口汽車,許多汽車都是奈溫時代的,老爺車、吉普和老式的英國設計印度生產的公共汽車比比皆是。
塞耶帶著大家乘坐公交車,體驗一下,也帶著大家乘坐出租車,周森覺得還是中國國內的公交車更好,出租車也更為幹淨整潔,服務也是我們的更好一些,緬甸的公交車和出租車都有點落後。
許多露浴室,隻是用一牆與街道隔開,一群婦女裹著裙子,牆頭露出一些豐滿的肩,聽見她們正在用木桶往身上嘩啦澆水,響亮地笑著,洗罷,一個個走到牆外麵來擰幹頭發上的水。
看到陌生人,也沒有避讓,旁若無饒大聲開心的笑著,這個畫麵也讓周森印象深刻,這又讓周森想到之前老梁和塞耶給他介紹過的潑水節。
等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參加一下,體驗一下這樣的歡樂。
同時一隊僧侶赤腳走過,每個人夾著一把棕紅色的油紙傘,周森看著,覺得泰國的僧侶服裝和緬甸僧侶服裝、老撾的僧侶服裝都有點相似,鄰國距離近,有時候宗教信仰、文化上都相互影響。
僧侶有的客氣的和周森打招呼,行禮,也有的旁若無饒從周森身邊走過,看來僧侶之中還是有差別的。
塞耶看見僧侶都會行他們的緬甸禮,周森和劉大壯也入鄉隨俗,跟著塞耶行了一個禮,僧侶還禮,然後跟著僧侶隊伍走遠了,寺廟裏傳來誦經的聲音,來敬香的人絡繹不絕。
有賣紡織品的商店,那種樸素的美,很難用語言來形容,鋪麵的後麵是作坊,而作坊外麵就是村莊,原來村莊躲在街道的後麵。
作坊裏十幾台古老的織布機正在有節奏工作,看起來像19世紀英國的織布車間,但工饒裝束看上去不像工人,穿著各自的衣服,服裝沒有統一。
車間外麵支著兩口大鍋,霧汽騰騰,兩個男子正在染布,狗在車間裏很自由的溜達,巨大的生活之城,充滿活力,使用著古老的家什。
這裏很有生活氣息,有當地人工作的場景,在作坊裏忙碌的身影,也有女人們挽著發髻,去河邊潑水的笑聲,帶著孩子,帶著老人,坐在自家的院子門前,曬曬太陽。
和周圍熟悉的人,聊聊,周森雖然聽不懂他們些什麼,但是從老人們臉上的笑容中,也能猜到一些,他們話家常,人也喜歡熱鬧,出來看看街上的販叫賣,看看表演活動,為生活增加了生動的色彩。
塞耶帶著大家逛了一圈,也覺得有點累了。
“我們今就逛到這裏了,大家也累了,我們先回去,帶大家吃點東西,休息一晚,明早上,我們再出來接著逛!”
“好的!”周森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