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香昆寺(2 / 2)

在老伯家隨便吃了一些農家飯菜,老梁又帶著周森去參觀香昆寺,佛祖釋迦摩尼像,隨意擺放在眾多雕像的一角。

“為什麼要佛像放在這裏?”周森不解,問老梁。

老梁:“這座廟宇沒有供奉佛像的殿堂,在大草坪上彙集了將近百座各式各樣的佛像,香昆寺也叫佛像公園。”

周森笑了,“哦,原來是這樣啊,這裏管理得還是不太嚴格,他們就這樣隨意擺放,也不弄整齊一些?”

老梁笑了,“是的,這些佛像比較大,搬動需要人力,太重了,他們就這樣隨意擺放了,遊客能看到就行了。”

這裏都是農舍,一些茅草屋,和大城市的寺廟看起來有些不一樣,這裏更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隨處都能看到參大樹,長得枝繁葉茂。

“這個寺廟裏麵還是有一些雕像的,我們去看一看!”老梁帶著周森再次走進香昆寺,這次周森近距離看到一些佛像。

香昆寺裏的雕塑包括了濕婆、毗瑟孥、阿朱那、觀音、佛祖以及印度教或佛教裏所有可以想象到的神靈形象,這些雕像,包括一些俗饒雕像,都是由一些技藝不熟的工匠在祖師爺的指導下雕刻的。

這座佛像公園近百座佛像造型各異,融合了佛教和印度教風格,既有佛祖、觀音像,也有印度教三大主神的雕像,在大大的佛像中可以看到泰國、印度、老撾等國家的影子,佛像全部是水泥混凝土製成,香昆寺也被譽為“混凝土創造出來的奇跡”。

公園一入口就是一個球形的塔,這就是著名的“堂地獄塔”,當地人告訴,整個塔按照一隻猴子的樣子設計,底座入口處是猴子的臉,一張大嘴可以把整個人吞進去,中間南瓜形的部分是猴肚子,塔頂部豎著的像線一樣的東西則代表猴子的尾巴,中間圓滾滾的部位共有三層,從低到高分別代表地獄、人間和堂。

塔裏麵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內部用黃泥做牆,像個罐子套著罐子的雙層容器,最靠外是一圈走廊,外側牆上開有窗。

內側一圈像個密室,牆壁上雕刻著這一層所代表的世界的各種景象,“地獄”空間狹、黑暗,呈現酷刑、掙紮、恐懼等各種景象。

順著狹窄的台階上到“人間”,牆上就有農耕勞作的場麵,最高層的密室裏雕刻著各種神像,這就是“堂”了。

原來這座塔裏麵還隔著一層牆,牆裏盡是一些人類受罪的摸疑畫和雕像,這就是所謂的地獄。沿著樓梯爬到最上麵一層,一座金佛坐鎮,意味著來到堂。園塔的前方草地上,近百座奇特的佛像林立,看來似佛教和印度教的融合體,外緣有一座大臥佛,佛背為牆,正麵則守著這些佛像。

順著外側走廊還可以穿越“堂”登上塔頂,站在高高指向空的猴子尾巴下,整個佛像公園盡收眼底。

周森:“想不到還有這樣的景象,隻有來到這裏親眼看到,才知道這個寺廟竟然有這樣的奇觀!”

老梁笑了,“是的,隻有身臨其境,才有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