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老城建築都是後期修複重建的,但這並不影響人們欣賞它的精美,老城中有眾多景點,如美人魚雕像、王宮、老城廣場和居裏夫人博物館等,對於居裏夫人,人們都充滿了敬佩,這位女性科學家真是太不容易了。
曲麗華和孟文傑都熟知居裏夫饒故事,現在陳齊教授又重新為大家回顧一下。
瑪麗·居裏,1867年11月7日生於波蘭王國華沙市一個中學教師的家庭,父親烏拉狄斯拉夫·斯可羅多夫斯基是中學的數學教師,母親布羅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羅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學校校長。
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居裏夫人出生的找個家庭還是挺不錯的,從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瑪麗亞行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蘇菲、布羅尼施拉娃、海倫娜和哥哥約瑟夫。
兄弟姐妹很多,家庭裏人很多,在一個大家庭裏成長,生活還是很幸福的。
瑪麗在索邦結識了一名講師,皮埃爾·居裏,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他們兩個經常在一起進行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以成噸的工業廢渣,因為這種礦石的總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幽放射性還要強。
1898年,居裏夫婦對這種現象提出了一個邏輯的推斷瀝青鈾礦石中必定含有某種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遠遠大於幽放射性,12月26日,居裏夫人公布了這種新物質存在的設想。
在此之後的幾年中,居裏夫婦不斷地提煉瀝青鈾礦石中的放射成分,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地分離出了氯化鐳並發現了兩種新的化學元素釙和鐳。
因為他們在放射性上的發現和研究,居裏夫婦和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居裏夫人也因此成為了曆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八年之後的1911年,居裏夫人又因為成功分離了鐳元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出乎意外的是,在居裏夫人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她並沒有為提煉純淨鐳的方法申請專利,而將之公布於眾,這種作法有效的推動了放射化學的發展。
丈夫去世後,瑪麗·居裏的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狀態,這是對於她的一次沉重的打擊,失去了丈夫,讓居裏夫人感情受挫,後來又因為和保羅·朗之萬的緋聞,遭受了一些非議,感情受挫,走了彎路。
堅定的意誌最終讓居裏夫人挺過了這一場風暴,專心投入到實驗工作中,從工作中居裏夫人又重新找回了自信。
1902年年底,居裏夫人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極純淨的氯化鐳,並準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從此鐳的存在得到了證實,鐳是一種極難得到的然放射性物質,它的形體是有光澤的、像細鹽一樣的白色結晶,鐳具有略帶藍色的熒光,而就是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鐳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對於促進科學理論的發展和在實際中的應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重新聽陳齊教授簡略的講述了一遍,居裏夫人是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一生取得的獎章很多,獲得很多榮譽,看這些榮譽不得不佩服這位女性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