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伯爾尼(1 / 2)

蘇黎世的時裝博物館坐落在蘇黎世湖畔的碼頭東側,由一幢層的紅色主體建築和兩幢輔樓構成,館內收藏了兩千多年來的蘇黎世紡織品原料、織造機械工具和曆代宮廷、民間的服飾配件,全方位反映了蘇黎世紡織與時裝業的萌芽、發展、變遷。

夏羽翔團長帶著大家來這裏參觀,真是讓團員們大開眼界了,曲麗華這是第一次來這裏參觀,也覺得這裏的東西有曆史的印記,古老的東西能夠看出這個地方的曆史,夏羽翔團長帶著大家參觀,可以看的東西還是很多的。

館內還設立了蘇黎世羽絨服、皮衣皮草主題展區,展示高級原材料和創新科技理念,巨大的航空造型和火星人概念時裝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

“這倒是很少新穎的,很有趣,羽絨服要做得好,也不容易的,也需要高級原材料和創新科技,這個倒是可以聽一下,我也覺得挺有趣的!”孟文傑。

曲麗華;“對於女生來,皮草也是很不錯的!”

“我們下一個城市去伯爾尼,字麵上的意思是熊出沒的地方,伯爾尼城始建於12世紀末,到18世紀已建成至今規模,城市已有八百多年曆史。”

“伯爾尼一直是瑞士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伯爾尼位於瑞士西部高原中央山地,坐落在萊茵河支流阿勒河一個然彎曲處,湍急的河水從三麵環繞伯爾尼老城而過,形成了一個半島。”

夏羽翔團長向大家介紹,“這個城市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參觀的,也有很多有名的景點,伯爾尼新城在右岸,老城在左岸,有七座橋梁相連,居民主要講德語。”

“這裏受德國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因為離得近,有些德國人也到這裏居住,德語在這裏還是很受歡迎的,也成為習慣性的語言。”

工業有電機、精密機器、紡織、化學、製藥、食品、印刷等部門,以經營鍾表著稱,表都聞名於世,伯爾尼彙集了多家外國駐瑞士大使館,許多國際組織機構也在這裏落腳。

伯爾尼城市麵積有三分之一是樹林和公園,新的城市建設項目控製得非常嚴格,如舊城區不許修建新建築,新市區也隻能修築辦公樓、生活服務設施和住宅。

樓房的高度也有一定限製,並要求建築風格和式樣同原有的建築物相協調,城市建設中重視發揚民族傳統和風格,老城至今仍完整地保留著中世紀的建築風貌,並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伯爾尼市內,形式各異的噴泉、帶拱廊的走道、高聳的塔樓,夏羽翔團長帶著大家一邊走,一邊看,前麵的廣場是到是保存最好的中世紀廣場,在伯爾尼眾多古跡中,鍾樓和大教堂獨具特色。

建於12世紀的鍾樓,其內部和麵向城市的一麵都是木結構的,一場大火曾將其燒毀,後又用石頭重建,當大家停留在這裏的時候,抬頭看,也十分感慨,這裏的建築也經曆過一些歲月的滄桑,也經過重建,才能得以波流,十分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