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我帶大家去參觀一下尼古拉大教堂,德國教堂很多,每去一座城市,就能看到教堂,這也是這裏的特色。”羅賓。
曲麗華問羅賓,“這座教堂什麼時候建造的?”
羅賓:“這座教堂建造的時候比較早,建於大約1165年,這個教堂位於東西和南北兩個重要貿易路線的交彙處,它是為了紀念中世紀批發商和貿易商的保護神尼古拉斯而建,它仍然位於市中心的辦公建築之中迎接來自全世界的遊人。”
“來這裏參觀的遊客還是非常多的,大家都是慕名前來,這也是一個著名的景點,成為當地的風景了。”
孟文傑:“教堂是人們來做祈禱的地方,這裏比較安靜,現在教堂不僅是祈禱的地方了,有些教堂都變成了景點了,遊客經常來參觀,也很是熱鬧,成為當地的地標性建築了。”
“是的,人都喜歡熱鬧,大家都希望看一看這種古建築。”
曲麗華聽羅賓這樣介紹,就跟著去參觀,從西麵看,這個教堂最初是被建造為羅馬式的建築風格,看起來簡潔又嚴肅,這樣的教堂曲麗華出國考察去過一些,留給她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
羅賓繼續為大家介紹:“在16世紀初,它又陸續擴展和增建了一個哥特式教堂大廳,一直保留,在1932年建成的三個尖塔,一直是被認為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1902年又使用砂岩對教堂的外表重新進行了翻修,教堂的內部更加令人迷醉它被建築師在1784年和1797年仿照法國風格重新改造為古典式,這項翻修證明了萊比錫人們審美標準和他們的自信心。”
羅賓對這座教堂的曆史,還是很熟悉的,他如數家珍的一般為大家介紹,要介紹一些曆史,才能更好的了解。
教堂內椰樹狀巨柱的設計非常令人印象深刻,花板上華麗的裝飾圖案,以及教堂長排的座位也是非常顯著的,這樣的裝飾,讓曲麗華又想起之前羅賓帶著他們參觀過的教堂,確實通過花板的圖案,還有通過油畫,壁畫來進行裝飾,看得出是精心設計的。
羅賓介紹,藝術家為教堂創作了三幅繪畫,都是精心設計的,建造教堂的時候也比較花費時間,因為有些圖畫都是人工手工繪製的,那個時候機械還沒有發展得像現在這樣發達,很多都是藝術家來手工繪製的,它們被展出在門廊和聖殿,祭壇上的和平使圖案是非常稀有的。
有新約聖經的情景被展示在聖殿內,耶穌被描述為人師,站在南邊,和上帝不可思議的兒子,站在北邊,很有那時繪畫的特色,講道壇,洗禮盤和祭壇是非常華貴的,整個內部是德國傑出藝術和技術最好例證。
“這些留下來,也是很不容易的,經曆了很長時間,經曆很多人和事,這麼久的時間,還能保留下來不容易,有一些部分還是經過修複。”
教堂內四個製作的雪花石膏製浮雕也是非常特別的藝術品,在聖殿裏,那個晚期羅馬式木質十字架也是萊比錫最古老的藝術品,這個教堂在教會變革到萊比錫的時候變成了新教徒的禮拜堂,巴赫在1723年到1750年作為唱詩班的風琴彈奏者和指揮活躍在這裏成為這個教堂曆史上一個閃亮點,它的著名作品在第一世間在這裏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