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阿爾特斯特羅姆(2 / 2)

“所以抱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很多中國家長都陪著孩子學習,我去中國留學的時候,也看到很多家長,特別是媽媽們陪著孩子學這學那,很是辛苦。”

“在德國很少看到家長會對孩子施加這樣的壓力,家長不會逼迫孩子去學習那些他們認為是沒有必要的東西,讓孩子趕到快樂,一些在德國鎮居住的人們更是不會去學習很多的課外既能,他們覺得能生活下去就校”

“沒有必要讓孩子那麼累,也不會去花大價錢參加輔導班,還是隨著孩子的喜好,去選擇他們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德國人雖然很嚴謹,穿著也不會像法國人那樣暴露,德國人骨子裏還是很傳統保守的,男士穿西裝,也要檢查一下自己的儀容,會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著裝,還是很在意自己的氣質。”

“但他們有的時候,不能理解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勤奮,和中國人相比,德國人沒有那麼勤奮,不會早上不亮就起來開店,他們很難想象中國人勤奮,淩晨4、5點就起床磨豆腐漿,那種工作實在太辛苦了。”

“德國人可能會堅持不下去的,所以德國人還是很佩服中國人。”

曲麗華:“這裏的景色很不錯的,我看著很優美,有遊輪,還有美麗的大海!”

“是的!”羅賓點頭,“旅遊業並沒使這座海濱鎮變得浮誇,它仍然保有舊時沉靜典雅的氣質,造船廠、魚類加工廠、餐廳、時裝店、民居,分立於林蔭兩側,古典建築和現代街道相得益彰,各自見證著風雨滄桑與現世繁華。”

“我覺得這裏是既有德國傳統的優美,又有北歐現代的繁華,北歐人對陽光的態度是金不換,所有照射得到的地方他們都不會放過,掛一隻吊籃,種一叢花,整成一景,自得其樂。”

“他們很會享受生活,讓自己悠然自得,放一個很舒服的姿勢,躺在躺椅上曬曬太陽,帶著自己心愛的寵愛,來看看大海,在沙灘上散步,和幾位朋友來一起開心的玩樂。”

“當然了,在這裏教堂永遠是一個城鎮的靈魂,它永遠高過所有建築,很有代表性,北歐是海盜的發源地,財富與災難均來自大海,故而神壇上不僅供著耶穌,亦懸掛著三桅船,也許他們以為既然主可以在加利利海顯現神跡呼風喚雨,便亦能能保他們出入平安船滿倉溢。”

“當然是一種美好的想象和祝願,還是保留著一些風俗習慣,以後我再為大家慢慢介紹!”

曲麗華點頭,她跟著羅賓去參觀教堂,這座教堂屋頂很高,還是高高聳立,給她留下深刻的音響師,橘黃色的屋頂,用橘黃色的線框勾勒出來,顯得十分顯眼,色彩明快,看著賞心悅目。

下麵放著一排排的座位,人們可以來這裏禱告,還是有當地人來這裏顯得十分虔誠,曲麗華也坐下來,看著前排的韌頭默默禱告,不知道為什麼,在這裏,曲麗華也放鬆下了,覺得心裏十分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