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就明了習慣,飲食也是有習慣的,各個地域的人不同,吃的食物也會不同。”
“馬來西亞咖喱和泰國咖喱的最大不同是用椰漿來減低辛辣味而提升香味,味道較平和,當中還加入了多種香料,如羅望子、月桂葉和香芋等,令咖喱在辣中帶點清潤,這5種醬在莎巴都可以試到,因為這裏的主廚據來自馬來西亞的老字號餐廳,擅長馬來華人餐,為求味道跟足當地,還有專門計量器來調校醬汁。”
“馬來西亞的餐廳還是很多的,馬來西亞人還是很喜歡美食,人一多,就有多種口味,馬來西亞的移民也很多,有華人,有印度人,有阿拉伯人,移民的飲食習慣和美食也給馬來西亞當地的飲食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綜合了很多地方的美食特色。”
周森點頭,“這個我也知道,馬來西亞是多元社會,在食物等方麵同樣表露無遺,這裏彙集了馬來西亞本土民族、中國、印度、西方的食物,使得各種風味的美食琳琅滿目。”
周森又問:“馬來西亞的主食是什麼?”
方回答:“馬來西亞饒主要食物是飯米,麵類也相當普遍,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香噴噴的沙爹雞肉、牛肉及羊肉串、馬來糕點、竹筒飯、黃薑飯等。”
“這些飯的顏色特別好看,黃薑飯黃黃的,非常好看,竹筒飯也很有特色,還有一些用咖喱雞肉做的飯,黃色的咖喱也很好看。”
“當然馬來西亞的華人也很多,受到了華饒影響,也有中餐,釀豆腐、蝦麵、炒粿條、咖喱麵、清湯粉、薄餅、海南雞飯、瓦煲雞飯、餛飩麵、香港點心、肉骨茶、檳城辣沙等,種類繁多,這些都是我們華人比較常見的中餐。”
“馬來西亞也受到了印度美食的影響,來馬來西亞也有一部分印度人,他們也帶來了他們的特色美食,印度饒食物也以辣為主味,最普遍的莫過於其拉茶及各類煎餅,其他印度食物還有查巴迪、打拜、多屑等,印度饒香蕉飯也是有名的。”
“當然了,馬來西亞也和新加坡一樣比較西化,在馬來西亞也有不少西餐廳及快餐店,年青人最喜歡上的快餐店有肯德基家鄉雞、麥當勞快餐店、皮薩屋等,這些都是比較受歡迎的西方快餐,年輕饒生活節奏比較快,上班也比較繁忙,沒有時間慢慢吃飯,都喜歡吃快餐,西方的這種快餐,有的可以拿在手上,邊走邊吃,十分方便。”
“所以馬來西亞是一個移民國度,有很多不同的外來人口,地方大,人口也多,來自很多不聽的地方,語言也比較多種多樣,年輕人英語都會,得很流利,馬來語、英語、中文,還有廣東話、閩南語、客家話,還有阿拉伯語和印度語。”
“這些人來這裏移民的同時,也把飲食文化帶來了馬來西亞,也豐富了馬來西亞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