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濱海藝術中心(2 / 2)

大廳的座椅安排還是很合理,周森看了一下有四層,還是可以容納上千名觀眾,座椅的種類分為幕前座位,門廳座位,第一、二和三圈座位等。

在音樂廳表演台後還擁有唱詩班席位,周森很是好奇,問趙。

趙告訴他,“這是因為新加坡受西方影響,一些宗教都向西方看齊,所以會有唱詩班留有位置,而國內的音樂廳,沒想到西方的影響,是不會留這種位置的。”

“哦,原來是這樣的!”周森明白了,看來音樂廳的座位編排也能看出曆史和文化。

有些東西是經過歲月的沉澱,保留下來的,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音樂廳還擁有貴賓包間,可以提供音樂廳完整而極佳的視野。

趙,這個音樂廳還是很現代化的,表演的劇種也是多樣化的,有亞洲和西方的表現藝術、音樂劇、戲劇、古典、傳統、現代和多媒體藝術等形式,並且可以承載從中型到大型的各種演出任務。

劇院舞台是新加坡最大的表演舞台,為多樣化的表演形式提供了硬件支持,有一個主舞台,兩個與主舞台相似大的輔助舞台,可以用來預製作表演布景,並快速切換演出場景。

紮實的建造過程和精細的用料,讓從質地濃厚的管樂聲,到輕快活潑的弦樂聲,都能完美的傳達到聽眾耳鄭

獨奏室的形狀為扇形,周森問了趙,趙這樣的造型設計,是有利於讓聲音更加廣的傳播出去,也因為這樣設計可以更加美觀,讓觀眾能在台下看得更為清楚。

除了擁有木質地板,演奏室的牆壁和屋頂也經過了特殊的設計,從而為其卓越的聲學效果提供了保證,周森環顧四周,覺得設計師真是很用心,很多細節的地方都考慮到了。

設計一個音樂廳,需要畫很多圖紙,然後經過討論,讓專家都點頭同意後,方可施工,其中的艱苦隻有設計師才能體會,做一件事情並不容易。

接下去,趙邀請周森看一場音樂表演,這是一種藝術享受,請了交響樂團來演奏,交響樂團的陣容很豪華,音樂師都穿著西裝,看上去文質彬彬,大家坐下,燈光暗下來,聚光燈打在首席演奏師的身上,舞台的扇形,利於觀眾看到表演者,他十分專注,弓弦一拉,流暢的音樂就傳了出來。

觀眾席鴉雀無聲,聚精會神的觀看,對音樂家充滿了敬意,這也是一種良好的素質和習慣,舞台上的音樂家也沉浸在自己的藝術中,經過多次的練習,早已熟悉,閉著眼睛,拉著琴,弓弦很有節奏,時而快,時而慢。

周森坐下台上,聆聽,感覺心靈也跟隨著音符上下跳動,高雅藝術確實很有感染力,這個藝術表演廳,效果還是很不錯,就像趙之前所的那樣,設備還是非常好的,音效在台下聽得也非常清楚,而且沒有什麼回聲,看來工作人員是下了一定的功夫,在這裏舉行高水平的音樂會都是很受歡迎的,售票也很快就能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