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吳哥通王城(2 / 2)

楊點頭,“吳哥通王城是高棉帝國最後的首都,由牧師住宅、文武宮邸以及政殿環繞,堅不可破,這是柬埔寨最有代表性的建築,這些建築由木頭建成,已經被腐蝕,但是遺留下來的石頭建築證實了它曾經的輝煌。”

寺廟包括巴戎寺、巴芳寺、吳哥古皇宮、大象台、癲王台、聖琶利寺、提琶南寺和十二生肖塔,坐落在吳哥通王城內部的皇宮年代更為久遠,屬於十世紀早期國王、十世紀國王及十一世紀早期國王,吳哥通王城的壯麗是很出名的。

“在中心建起一座金塔巴戎寺,之前,我也帶您去參觀過!”

“是的,我印象深刻!”

“東側是一座金色石橋,橋兩側各有一個金石獅,並有八樽金菩薩沿石頭房排開,北側是金色銅塔,巴芳寺,這座寺廟甚至比金塔還要高,是一處真正驚饒景觀,其基底有十間石頭房。”

“再往北,是國王宮邸,從他的私人住所上拔地而起的是另一座金塔,有一條通道直接通往大象台和癲王台,吳哥通王城旁的城牆各角落都有一座石塔,青戎塔。”

周森跟著楊,按照他的一一去參觀,通道的最前麵有一條巨蛇伸出九頭,擺成一個扇形,蛇身沿通道延伸,被神靈抓著,而魔鬼則形成一條蛇形欄杆,這條蛇可能代表彩虹,連接著人類世界和神靈。

周森每去一個國家,就有當地的特色,建築風格和當地的曆史和文化相關,他耐心的聽著楊的介紹,慢慢的看過去,覺得還挺有意思。

有趣的是每座寺廟都呈十字形,朝東而開,每邊均有一個拱門,並冠以一個蓮花頂,底下有兩層疊塔支撐著這座寺廟。

有女性雕像,外部有假窗,是那個時期的典型裝飾,窗戶上半部封有紅土塊作為遮擋蓬,下半部則有護欄。

周森看後的感覺是整體建得宏偉優美,又要無比的堅固,要抵擋外部入侵。

各大門的下半部造成大象形狀,每隻大象各有三個頭,象鼻作為柱子,伸著采蓮花,印度神因陀羅坐在大象背上,兩邊各有一個精靈,因陀羅神的左手放在略低的位置,手上托著雷電。

大象,周森來柬埔寨騎過,對大象這種動物很是好奇,他去蒙古采訪的時候就騎過馬,來泰國、柬埔寨又騎過大象,感覺還是不太一樣,馬跑得快,大象雖然看上去慢悠悠的,但是有危險的時候,大象跑起來可快了,周森坐的那頭公象脾氣還挺好,很溫順,受過專門的訓練,周森和大象合影留念,帶回去也能給妻子和兒子看看。

往石塔裏麵看,人們可以看到枕梁拱門,這種拱門是柬式建築的典型特征,石塔內部有幾根木橫梁,每邊均有一個崗亭。

圍繞著台基上的建築有兩個同心的方形回廊,回廊上雕刻著大量的浮雕,主要以神話故事、日常生活為題材,浮雕是柬埔寨的特色,之前楊帶著周森參觀了多個景點,周森就看見過浮雕,給周森很深的印象,看得出這些浮雕都是經過能工巧匠精心設計雕刻出來了,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