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聖劍寺(1 / 2)

參觀完巴戒寺,楊又帶著周森去參觀聖劍寺。

楊介紹,聖劍寺是柬埔寨吳哥一座建於12世紀闍耶跋摩七世時期的主要廟宇,它緊鄰吳哥城東北方。

周森問楊,“我發現柬埔寨和泰國一樣,寺廟還是很多的,這個和柬埔寨的宗教信仰有關嗎?”

楊點頭,“是的,柬埔寨和泰國受到印度佛教、中國佛教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影響,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教教化人從善,凡是看開,降低內心對物質的欲望,自律,能超脫外界的浮躁和物欲,來洗盡鉛華,達到內心的平和,在人們心中有很大的影響,東南亞各國,也受到一些印度佛教、中國佛教的影響。”

“提到佛教,我們就稍微介紹一些,也要讓大家了解一下佛教的傳教途徑和古絲綢之路的關係。”

楊:“我以前聽我叔叔講過,可能我講的也不全麵,佛教博大精深,遠非我這樣的普通人能參悟透,我就把我知道的一些佛教知識分享給大家吧!”

周森點頭,楊開始慢慢講述。

“北傳的佛教分陸路和海路兩條線進行,陸路經西北印度和西域諸國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印度大月氏貴霜皇朝等時代,曾直接覆蓋到西域諸地,與中國西部邊境接壤,另一路由海路傳入中國南方,如達摩,真諦等大祖師,均從海路直接來到中國在廣州登陸後北上。”

“印度大陸的聲聞佛教和菩薩乘佛教是同時傳入東土的,除大乘經典外,中國現存的印度大陸各部派的聲聞乘經典也很豐富。”

“隨著漢明帝打開官方佛教的大門,隨後數百年間,竺西域與中原兩地傳經、取經之高僧絡繹不絕,如鳩摩羅什、真冖法顯等祖師菩薩。”

“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師遍參竺數十國取經,並在大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圓滿歸唐後,印度佛教大乘各部派的主要經典之後都漸翻譯到了漢地。”

“唐僧取經,也成為曆史佳話,唐僧不遠萬裏,求取真經,令人感動,被後人傳頌!”

“此時的東土,各大宗派紛紛成熟,高僧輩出,證者無數,從教理研釋證悟到民間百姓的廣泛傳弘,大乘佛教在中國的輝煌實踐與隋唐盛世交相輝映,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漸轉移到了中國,並進而傳播影響到日本、韓國、越南、泰國、柬埔寨、新加坡等地。”

“所以有這段曆史,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些東南亞國家會受到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的印象了。”

經過楊這樣一講解,周森明白了,點頭,“這些都是我們的友好鄰國,由於地理位置距離近,曆史、宗教、文化、人文都會相互響應!”

楊點頭,“對,就是這樣!和當時的曆史時代和社會背景相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結果,我們現在能看到這些曆史古跡,經過這麼多年還能保留下來確實不容易,這裏凝聚著很多代饒智慧和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