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裏看著每年都有新生入學,每年又送走一批又一批的畢業生,生活總是這樣,有新生入學,就有畢業生送走,社會需要人才,需要新鮮血液,我們大學教授的任務就是培養人才,並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個人經驗來指導學生,為他們答疑解惑,我的學生也很愛找我請教問題,對於他們來,他們對世界很好奇,很想了解世界。”
“年輕人總是對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總想去看一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你們中國人有一句俗話‘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對,就是這句話,這句話給我的感受也很多,自從我去中國進行學術交流,我的眼界和視野也開闊了,去了中國很多城市,我覺得中國是充滿機會的,未來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中國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東方大國,它是一頭從沉睡中覺醒的雄獅,它已經用它的方式證明了自己!”
“呈現在我們麵前是是一個東方大國,它已經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了,GDP不斷增長,中國人也越來越富裕,早就改變了以前我們認為中國人很貧窮的印象,現在的中國人很多有錢人能買得起價錢很昂貴的奢侈品,那些價格都令人咋舌,很多富人在國外都有了豪宅。”
“住別墅、開豪車,以前不可能的事,已經被實現了,中國一線大城市的老百姓也搬進了現代化的高樓,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上海,我很喜歡上海這座城市,以前上海還是石庫門,我曾經去過上海,見過法國梧桐樹,也見過石庫門,石庫門還是比較陳舊的,以前上海人一家人擁擠在石庫門裏,很有可能石庫門裏還住了好幾戶人家。”
“住房困難,有的好幾戶人家公用一個廚房間和衛生間,難免要發生矛盾,發生爭吵!”
“現在我再去上海的時候,發生了很多變化,石庫門已經少了很多了,很多就拆遷了,有極少的保留了下來,很多地方已經都是現代化的高樓了,很多人家已經高高興心搬到有電梯的高樓去住了,區的環境綠化很好,也有栽種法國梧桐樹,也有青鬆,還有日本的櫻花,什麼好看,就種什麼,上海這座城市非常的洋派,海納百川,什麼好,就種什麼,把國外好的地方都學過來,但上海人又有自己的聰明,不生搬硬套,他們總是推陳出新,總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
“這是我很欣賞上海的地方,我也很喜歡上海這座海派的城市,那裏的氣候也很適合居住,我在上海也曾經住過一段日子,去大學裏給大學生講課,也認識不少中國的老師和學生,和中國朋友們在一起交流對世界的看法,真是痛快,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覺得挺有意思。”
“這些改變,都是我沒有出國之前未曾想到的,所以我主張年輕人還是趁著年輕,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出去看一看,去哪些有發展前途的國家去,因為那裏的機會多,經濟發展得好,對年輕人來就意味著有學習機會,工作機會,甚至認識朋友,認識一生中的伴侶的機會,這對年輕人還是有好處的,多走出國門看一看意味著你的人生將打開另外一扇大門,那是一扇嶄新的大門,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