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這座城市的曆史,艾布納教授也很感慨。
“南特得名於南特語,最早為高盧饒一支的南特人在此建都,起初是一個凱爾特人部落的城鎮。”
“南特隨後遭到撒克遜人、法蘭克人與布立吞饒侵略,這段曆史,法國的曆史教科書上都有記載,你要知道一個城市好,就會被周圍的人爭搶,大家都想要搶好地盤,誰也不想要荒山野嶺,那種地方,太過荒涼了,誰也不要!”
“南特這個地方氣候又好,不冷不熱,沒有酷暑,也沒有寒冬,而且也沒有大型山脈,地勢平坦,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在西方人也挺多,不要以為隻有我們中國,人才多,其實世界上什麼地方人都多,有人就會有爭鬥。”
“要搶地盤,就會侵略,總是打仗打贏的那一方就跑來侵略,掠奪弱勢一方的土地,這種曆史在很多國家都上演過,我們在曆史書上看過太多了。”
“原住民為凱爾特人,羅馬人,法蘭克人,諾曼人,都曾陸續占領過這一地區。”
“由於多年戰爭,南特在很多年後仍然是荒蕪、斷垣殘壁而且布滿荊棘。”
“在937年時,阿朗二世,也就是最後一個布列塔尼國王阿朗一世的孫子驅逐了占據布列塔尼的維京人,成為第一個布列塔尼公爵,中世紀南特人長期和雷恩爭奪布列塔尼半島的主權。”
“公元1532年,簇正式並入法蘭西王國,1560年南特在弗朗西斯二世的授權下成為公國,這段曆史就是這樣的,從那以後這座城市才真正成為法國的領土。”
“二戰後,開始大規模重建,人們填河建路,鐵路穿過市中心,港口也漸漸恢複起來。在國家的統一規劃下,南特成了一個經濟中心。”
“20世紀後期,工業開始興起,港口有長達3公裏的碼頭區,河道開始清淤以便大型船隻通過,與聖納澤爾港形成互補。”
“這些都是這座城市的曆史,在法國的曆史書上都有,法國的學生在學習曆史的時候,都會學到這段,我作為曆史教授,都會給我的學生講述這段曆史。”
“和很多城市一樣,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曆史,雖然每個城市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大同異,好地方總是要被人爭搶,若是地形平坦,氣候好的地方,資源豐富,經濟容易發展的地方,就是容易被爭搶,人類其實都差不多,不管是什麼國家、什麼民族,隻要是人類,就有人類自私的一麵,為了自己的私利,就難免要發生侵略。”
“侵略就會引發戰爭,法國也經曆了很多戰勝,從曆史來看,法國的國王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無論是吃的,還是穿的,還是住的宮殿,都極為奢華,而普通的老百姓,卻連吃飯都成問題,貧富差距太大,就會引起不滿,所以法國後麵引發了法國革命,法國還經曆了二戰,二戰帶給很多國家遭難,那是全世界大規模的戰爭,影響了很多國家和很多老百姓的生活。”
“殘酷的戰勝和無情的殺戮,讓老百姓流離失所,缺衣少食,離開了家園,到處流浪,死亡人數也很驚人,經曆過戰爭的人,才會明白和平是多麼的幸福。”
“所以我經常勸年輕人要多讀曆史,年輕人很多人不懂得曆史的重要性,總是覺得曆史早已遠去了,現在的時代和以前不一樣了,但是作為曆史教授,我覺得雖然曆史朝代不同了,但是很多曆史人物和曆史還是值得我們再去研究,再去重讀,每當我再看一遍曆史書,總是有不同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