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火烈鳥(2 / 2)

夏羽翔團長:“對於火烈鳥,我倒是略懂一些,這部分我來給大家介紹吧!”

“這種鳥棲息於溫熱帶鹽湖水濱,涉行淺灘,以蝦、蛤蜊、昆蟲、藻類等為食,覓食時頭往下浸,嘴倒轉,你們看啊,它們十分靈活,頭一搖,張開嘴,將食物吮入口中,把多餘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後徐徐吞下。”

“火烈鳥和中國的仙鶴和鴨子都不一樣,也和孤傲的鵝不一樣,它們生性怯懦,喜群棲,常萬餘隻結群。”

孟文傑問:“那它們是什麼繁衍後代,產卵的呢?”

夏羽翔團長:“以泥築成高墩作巢,巢基在水裏孵卵時親鳥伏在巢上,長頸後彎藏在背部羽毛中,每窩產卵1-2枚。”

曲麗華有點驚訝,“每窩產卵才1-2枚,這麼少?”

“是的,每窩產卵數量並不多,卵殼厚,色藍綠,孵化期約1個月,雛鳥初靠親鳥飼育,逐漸自行生活,因羽色鮮麗,被人飼養為觀賞鳥。”

曲麗華十分好奇,“火烈鳥已經有多長時間的曆史了?”

艾布納教授:“人類已經發現了火烈鳥的化石了,化石證據表明火烈鳥祖先早在三千萬年以前的中新世就開始分化出來了,遠早於大多數別的鳥類。”

“三千萬年?哇,這麼厲害啊!”曲麗華驚歎,“這麼這種鳥確實很能適應周圍的環境,能經受考驗,存活下來。”

曲麗華問,“那鳥類研究學者研究過它們的祖先是什麼鳥嗎?”

艾布納教授點頭,“研究過,發現的化石暗示其祖先是類似乎鷸鴴那樣的濱岸鳥類,在安第斯山脈曾發現大約七百萬年前的火烈鳥腳印化石。”

“這種鳥全世界都有嗎?”曲麗華問。

艾布納教授:“火烈鳥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南北美洲,加勒比海和加拉帕戈斯群島、非洲、馬達加斯加、歐洲南部、西南亞、中東和印度次大陸,大典型的熱帶地區,也可以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中找到。”

“喜歡結群生活,往往成千上萬隻,在非洲的火烈鳥群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鳥群。”

“火烈鳥不是嚴格的候鳥,隻在食物短缺和環境突變的時候遷徙,遷徙一般在晚上進行,在白時則以很高的飛行高度飛行,目的都在於避開猛禽類的襲擊,遷徙中的火烈鳥每晚可以50-60公裏的時速飛行600公裏。”

“哇,太厲害了,能飛這麼遠的距離,有的時候我覺得鳥類還真是厲害!”曲麗華。

考察團的團員都很感興趣,覺得這種鳥挺有意思,而且在國內也沒有看見過這種鳥,就更加好奇了,大家圍在一起,遠遠的不敢靠近,火烈鳥與雁類相似的叫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遠遠望去,紅腿如林,一條條長頸也頻頻交替蠕動,十分壯觀。

它們性情溫和,平時顯得膽怯而機警,遊泳的技術也很出色,飛翔時,能把頸部和兩腿伸長呈一條直線,而且隻要有一隻飛上空,就會有一大群緊緊跟隨,邊飛邊鳴。

曲麗華和孟文傑看著很高興,大家紛紛舉著手機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