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布納教授和夏羽想團長又帶著大家看了一下關於法國巴黎曆史變遷的資料片,用英、法兩種語言解,曲麗華和孟文傑都是大學畢業,都能看得懂、聽得懂英文,看英文字幕也可以。
遊客還可以上到博物館頂部的大平台,從這裏可以一覽巴黎的壯美景色,欣賞到香榭麗舍大道的繁華景象、埃菲爾鐵塔的英姿以及塞納河畔巴黎聖母院、聖心教堂等勝跡風情。
“接下去我們明打算帶大家去看看其他的景點!”
“你們最期待去哪個景點?我想聽一下大家的建議!”
大家了很多,最後夏羽翔團長:“咱們統一一下去香榭麗舍大道,再去巴黎聖母院,看看時間夠不夠,如果時間不夠後再去其他教堂。”
“好,那就這樣定了!”
聽要去香榭麗舍大道,曲麗華很是高興,她在國內時,早就聽了法國的香榭麗舍大道,那可是浪漫時尚的地方。
第二,夏羽翔團長帶著大家去香榭麗舍大道,這條著名的大道位於巴黎市中心商業繁華區,位於盧浮宮與新凱旋門連心中軸線上,又被稱為凱旋大道,是世界三大繁華中心大街之一,也被人們稱作世界十大魅力步行街。
來到這裏真是很開心,曲麗華站在這裏,覺得這裏很繁華。
艾布納教授向大家介紹,這條橫貫首都巴黎的東西主幹道,雙向八車道,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戴高樂廣場,東段以自然風光為主,兩側是平坦的英氏草坪,恬靜安寧,西段是高級商業區,世界名牌、服裝店、香水店都集中在這裏,火樹銀花、雍容華貴,這裏被稱為“世界上美麗的大街”。
“艾布納教授,這條大道始建於什麼時間?是誰建造的?”曲麗華好奇的問。
“香榭麗舍田園大道始建於1616年,當時的皇後瑪麗·德·梅德西斯決定把盧浮宮外一處到處是沼澤的田地改造成一條綠樹成蔭的大道,因此在那個時代香榭麗舍被稱為皇後林蔭大道。”
“據史書記載,1667年,皇家園藝師勒諾特為拓展土伊勒裏花園的視野,把這個皇家花園的東西中軸線向西延伸至圓點廣場,此為大道雛形,當時,道路兩側還是荒野和沼澤。”
夏羽翔團長:“到這裏,你們一定會記起我們去聖彼得堡的時候,早些時候,也是荒野和沼澤。”
“是的,夏團長,我記得,我發現很多國家、很多城市還是有共同點,以前荒野和沼澤,經過很多前人的建設,都變樣了,能發展到今這樣這麼繁華的大街,真是不容易!”
十七世紀中葉,凡爾塞宮的風景設計師勒諾特在對盧浮宮前的杜樂麗花園的重新設計中延伸了花園中心路的長度,新的林蔭道從盧浮宮出發直至現今的香榭麗舍圓形廣場。
太陽王路易十四可順著這條無任何建築物遮擋的道路觀看每消逝在西方地平線上迷人的晚霞落日,這段曆史塑造了香榭麗舍大道,這條街道也成了當時巴黎城舉行慶典和集會的主要場所。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