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拳擊(1 / 2)

“其實到歐洲拳擊的曆史,起來還是有很長的時間,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流傳下來的,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曆史。”

“拳擊和射箭都是人類古時的生存技巧,原始人用以強健體魄而可以於惡劣的環境之下生存,而在弓箭未麵世前,人類則要以拳頭和腿腳來進行自衛,這是拳擊的雛形,最早見於曆史記載是公元前四世紀的埃及。”

“大約在公元前十七世紀,拳擊運動經過地中海的克裏亢傳播到了古希臘,而考古學家在一個公元前五世紀愛琴海海岸遺址裏麵發掘出來的一對磁瓶上,則有兩人相互攻防的拳擊圖案。”

“在古希臘,這項運動被稱為角力拳擊,據拳擊手套裏麵裝有鐵蒺藜,激烈的搏鬥常常以失敗者的殞命而告終,而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考古發掘當中,也發現了一千七百年以前拳擊活動的遺跡。”

“自從古羅馬皇帝西奧多雷斯下令禁止拳擊後,拳壇幾乎寂寞了四個多世紀。主要原因是由於人們受古羅馬拳擊的粗野方式影響而難以忘懷;另一方麵則是因為歐洲各地時興騎馬鬥劍,馬上技術的發展抑製了拳擊的發展。”

“騎士體育這種體育方式是屬於統治階級和貴族階層的運動體育方式,而且參與者必須是信奉基督教的教徒才能參與。”

“而拳擊作為一種自衛技術、娛樂活動,仍然在民間不斷地流行著,雖然仍在持續流行,隻是由於受到皇帝頒布的法令影響因此不能公開比賽。”

“公元十二世紀,傳教士聖倍納丁因為看到當時有許多青年在鬥劍中喪生的悲劇,便想設法推行以拳擊決鬥來代替西洋劍擊決鬥,因此他廢止了以古羅馬時代為訓練標準的拳擊野蠻訓練方法,並向大家提倡赤手拳擊,希望青年在練習過拳擊後會喜歡上這項決鬥方式,進而使之成為以鍛煉身體為原則的體育活動。”

“哈哈哈!”周森笑了,“是的,怪不得歐洲經常有年輕人動不動就決鬥!”

“他們為了爭奪名利,有的時候為了一個姑娘都可以決鬥,這種戾氣太大。”

“是的,歐洲有他們的曆史,他們的曆史背景也是不一樣的,還有歐洲的文化,男性就喜歡這種運動,因為簡單而直接,沒有一種運動能像拳擊這樣,用男人本能的雄性本能,站在拳台上用自己的體力來搏擊,來戰勝對手,來存活下去。”

“到了十六世紀拳擊運動越過了多巴海峽,傳播到了英國。公元十七世紀末,拳擊在英國複興起來,公元十八世紀初在英國出現了有獎的拳擊比賽。”

“當然拳擊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有幾個拳王,改變了這項運動的命運!”

“很多拳王一生始終熱衷於拳擊運動,使中斷了幾個世紀的拳擊東山再起,成為拳擊史上不可磨滅的裏程碑。”

“他們的姓名都閃著金光,在曆屆的拳擊比賽中,都是戰功赫赫,被後人擁戴,簇擁著人們心目中的拳王,狂歡慶祝!”

現代拳擊始祖的第一位英國拳擊冠軍詹姆斯·菲格,並把冠軍保持了十一年之久,因此他獲得了“無敵將軍”的美稱,當時菲格的拳擊是沒有防護的、徒手的“生死”型格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