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鄭王廟(2 / 2)

聽丁老師講完這位華裔泰國國王的故事,周森也很是感慨,他抬頭重新環視這個寺廟,覺得這個寺廟更有意義了。

這個寺廟始建於1842年,屬於大乘舍利塔式,尖塔的外麵裝飾以複雜的雕刻,並鑲嵌了各種彩色陶瓷片、玻璃和貝殼等,是泰國規模最大的一座大乘塔,周圍尚有四座與之呼應的陪塔,形成一組龐大、美麗的塔群,其規模在曼穀僅次於大皇宮和玉佛寺,影泰國埃菲爾鐵塔”之美稱,令人歎為觀止。

實心寶塔四麵凹位都塑有一層一層的佛像,從地麵到塔頂,都以各色碎瓷片鑲成種種花飾。

寶塔的地基部分繪有巨幅圖畫,佛像造形生動,雕工頗為精細,寺內還有佛殿、佛堂、內有佛足印的四方殿、佛塔、王冠形尖頂的門樓、佛亭、6米高的巨魔雕塑、回廊、假山以及中國石像等。

大塔內有階梯供遊客攀爬,在塔上,可以極目眺望湄南河對岸的曼穀市景。

到這些景點,都是泰國首都曼穀的景點,這些都是泰國的著名景點,遊客慕名前來,絡繹不絕。

大佛塔與湄南河對岸的臥佛寺恰恰隔河相望,遊客可沿著陡直的石階,心登上尖塔中層,俯望湄南河兩岸的旖旎景色,景色怡人,令人心曠神怡,會感歎曼穀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城市,有秀麗的泰國風光,周森每到一處,都會覺得每個國家有自己的獨特的曆史和文化,那些曆史的遺跡經過歲月的滄桑和沉澱留下來的東西,沒有隨著曆史遠去,而是留給現代人更多的啟示。

這也是“一帶一路”考察團,為什麼每去一個國家,必去這個國家的著名景點,不僅僅是去這些景點旅遊,看看風景,而是這些景點有很多都是曆史遺跡,都和當時的政治、經濟、曆史、民生密切相關,從這些著名的景點中,還是能看到歲月的滄桑,能回顧曆史,回想起當時那個時代特定的曆史背景,從曆史長河裏,誕生了很多有名的人物,他們的人生成為了傳奇,從父輩隻是貧窮、平凡的人物,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國之王,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從這個故事裏,也能看出我們華裔的基因是很優秀的,很有賦,很聰明,窮則思變,華裔不安於現狀,總是尋求突破,勇敢,堅強,吃苦耐勞,能經受考驗,無數華裔遍布全世界,在世界各個角落上演著不同的人生故事。”周森感慨的對丁老師。

丁老師笑了,“是的,我也很感慨,我們華人真的很了不起,我們人多,力量大,那麼大的人口基數,總是能選撥出優秀的人才。”

“鄭信,又名鄭昭,被稱為鄭昭王,他曾領導泰國各族人民奮驅外敵,重整江山,並創建了吞武裏王朝,他的豐功偉績是很了不起的,鄭昭在位15年,勵精圖治,使國家日益富強,並致力發展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主塔廟堂現供有鄭昭王像及遺物,殿內懸有中國式的燈籠,參觀鄭王廟可了解泰中兩國的親緣關係和深厚友誼,我覺得還是很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