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奧什市(1 / 2)

吉爾吉斯斯坦國家曆史博物館位於阿拉套廣場北側,館內擁有超過1萬件藏品,包括壁畫、吉爾吉斯斯坦風情的古老刺繡和地毯等,並保留了絲綢之路珍貴的文物遺跡。

“都想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曆史,就先去它的博物館!”周森去博物館看,感觸還是很多的,很多藏品都是年代久遠的珍藏品,能看到實屬不易,這些珍貴的東西,保留下來,能傳到今真的很不容易,凝集著先輩們的智慧結晶,聽著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的講解,也了解了不少這個國家的曆史和文化,壁畫也十分精美,五顏六色,有各種不同人物形象,還有刺繡也獨居特色,雖然沒有中國的繡娘手巧,但也有當地的風情,站在這裏,周森很有耐心的一幅作品,一幅作品的看過去。

難得來一次,還是覺得挺有趣,對於這個國家,中國觀眾還真的不太熟悉,中國對於日本、韓國、歐美國家、泰國等比較熟悉,去旅遊的也比較多,來中亞五國旅遊的中國遊客並不多。

位於比什凱克以東的碎葉城因詩人李白誕生於此的法被人熟知,它作為阿克·貝希姆遺址,是吉爾吉斯斯坦絲綢之路僅存的三處遺產其中之一。

古碎葉城曾是唐王朝“安西四鎮”之一,經過一千多年的風吹雨打,這座唐代古城已風化成一座巨大的土堆,爬上這座荒草叢生的古城遺址,可以清晰看到當年唐朝軍隊修建的周長達6公裏的城牆斷壁。

雖然已經變成了巨大的土堆,但是還是能印證曆史。

周森和阿桑吉談到絲綢之路,很是感慨,阿桑吉也認為中國的絲綢之路很偉大。

兩千年來,這條偉大的絲綢之路是連接東西方高度文明的重要貿易路線,滿載人和貨物的大篷車,越過山脈、沙漠、河流和大陸,沿路傳播文化、思想、技術、宗教和財富。

絲綢之路的主要動脈穿過吉爾吉斯斯坦的土地,熱情好客的先輩們和山川河流為鄰國的沙漠土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山河穀為在東西方500公裏距離間穿行的商人、工匠、神職人員和士兵等提供庇護,在絲綢之路的高峰時期,三條貿易路線穿越吉爾吉斯斯坦,促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長安-山走廊”列為014年世界遺產之一。

在吉爾吉斯斯坦納倫省公裏處,精心設計的塔什拉巴特大篷車是15世紀時絲綢之路旅行者們的典型住宿,遊客們可以騎馬、駕駛越野車、騎自行車或摩托車,重溫這些曆史路線和世界遺產,其中部分由蒙古氈房提供服務。

周森看著馬匹、駱駝隊和越野車、摩托車開心的笑了。

“沒想到當地人為遊客準備了這麼多交通工具啊?”

“是啊,這些都是我們這裏常見的交通工具,能開車的地方,我們就開越野車、摩托車,如果需要單獨走就騎自行車,如果山路不平坦,車輛無法通行,我們就靠古老的方法,靠馬匹,靠駝隊,這些動物,在山路比現代的交通工具管用多了,有的山路,現代交通工具完全失靈了。”

起這段曆史,周森很是感慨,來到這裏可以重新體會一下絲綢之路,可以借住在當地牧民的家裏,牧民們淳樸熱情也很歡迎周森來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