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了一,大家也有點累了,阿巴斯教授帶著大家返回學校,給大家準備了一些零食和水果,大家圍坐在草地上,聽阿巴斯教授講一講巴基斯坦的風俗禮節。
“巴基斯坦是一個熱情好客的國度,講究禮節,待人誠實,久別重逢的朋友,總要熱情擁抱,隨後雙方手拉著手道安問好,一方‘艾薩拉瑪來古姆’,意思就是真主保佑你平安,另一方回答‘瓦來古姆艾薩拉姆’,意思是真主也保佑你平安。”
“也許你們從電視劇上也能看到,中國引進印度的電視劇比較多,印度的歌舞劇很歡樂,裏麵有大篷車,有歡樂的歌曲,也有相互問好,印度這個國家離巴基斯坦很近,雙方有相似的地方,也有矛盾紛爭,這是難以避免的,越是靠的近,就越是會有紛爭。”
“同外國朋友見麵,巴基斯坦人熱情與之握手,表示歡迎,對於尊貴的朋友,常常要獻上用鮮花製成的花環,這一點和全世界的問候方式都是一樣,俄羅斯人喜歡鮮花,我們巴基斯坦人也喜歡,我們製作成花環,可以戴在脖子上,能得到花環的人都被視為嘉賓,代表受到歡迎。”
“我們巴基斯坦人也喜歡和人交往,人有社會屬性,是群居動物,誰也不想孤獨,一個人呆著不和別人交往多孤單啊,人們出門見到了,就要相互問候,相互問候的內容很廣泛,從身體到事業,從家庭到業餘愛好,寒暄的時間很長。”
“這點能從印度的影視劇中也能看出,一個印度大媽出門,總是和隔壁鄰居交談很長時間,兒子女兒的情況就問候一遍,很搞笑很逗趣的,這點和我們巴基斯坦人也一樣,我們也喜歡和人交往,見麵一點兒客氣話,寒暄一下。”
曲麗華和孟文傑都被逗笑了。
曲麗華:“我們中國人也喜歡見麵打招呼,相互寒暄,每個地方的問候方式還不一樣,比如北京人見麵問候,習慣性問‘你吃了嗎?’”
大家都笑了,阿巴斯教授也笑了,“我去過北京,對北京人打招呼的方式剛開始不明白,他們問我‘吃了嗎?’我還以為他們要請我吃飯,我就回答‘沒吃’,結果他們隻是點頭衝我微笑一下,也沒有接我的話茬兒,就從我身邊走過去了,我愣愣的站在原地,沒明白過來。”
“哈哈哈”夏羽翔團長笑了,“這隻是北京人和你打招呼的方式,隻是客氣一下,隨便問候一下罷了,不是要請你吃飯的意思。”
“嗬嗬,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所以要去一個地方,先要了解這個地方的風俗和禮節,要不然會鬧出笑話的。”
“還有,在巴基斯坦,在公開場合,女性是不會同男性客人握手或擁抱的,隻是通過微笑、鞠躬、問好表示歡迎,男性客人不能主動與女性握手。”
“這點兒和我們中國不一樣!”夏羽翔團長,“在商業場合,男性可以和女性握手!”
“是的,夏團長得對,你們中國人女性能進入職場,有的優秀女性能力很強,能參加商業談判,而我們大部分都是男性居多,我們對女性的要求更加保守一些。”
“婦女不見男客人,到巴基斯坦朋友家裏作客,事先要預約,我們巴基斯坦人對時間觀念要求不是十分嚴格,但不準時赴約不會被認為是失禮行為,最好還是按約定時間抵達,但不要提前,以免主人未作準備而弄得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