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個方麵,大眾消費升級,人們收入提高了,生活條件好了,當然追求就會更高級,消費升級除了要求品質更好點之外,還要有一些精神追求,這種追求和中國文化中的很多東西也是相關的,所以我們常品酒不僅是品酒,更是體現一種文化。”
“當然了,中國是一個大國,人口眾多,每一個人的口味就是不一樣的,很難用一種酒來滿足很多人的喜好,發展酒水的個性化,滿足不同的消費者需求也是對的。”
“個性化的需求在增加,這主要是基於葡萄酒飲用者越來越多,懂酒的越來越多,個性化需求自然會增多,個性需求是明顯的,但真正要分出級來,還要等到整體市場成熟起來之後。”
“你們發現沒有,中國有一個特點,任何一個行業,隻要有人帶頭發現商機,能賺錢,就會跟風,一股腦兒的往裏麵衝,往裏麵砸錢,這種現象在互聯網泡沫現象特別嚴重,酒水行業也會有這樣的現象。”
“葡萄酒在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並不是誰做都能賺錢,我國也有很的企業開始做我們自己的葡萄酒品牌,例如張裕、王朝、長城、威龍,都很出名,這些品牌已經家喻戶曉了,出現的超市的貨架上,走入千萬百姓家了。”
“葡萄酒的頭部競爭注定不會像白酒那麼明顯,現在的白酒市場已經進入擠壓式慢增長階段,頭部特征越來越明顯,但葡萄酒卻遠遠沒到,相反,現在的葡萄酒市場是剛剛開始進入到擴容式快增長階段。”
曲麗華問:“宋老師,葡萄酒未來企業能生存嗎?還是被大型企業壓製,企業很難發展?”
宋昶想了一會兒,才緩緩的:“葡萄酒的未來一定是大型龍頭企業和而美的企業並存的,葡萄酒的消費原本就是兩個極端,一是大眾化的品牌化消費,二是多元化、個性化的選擇,市場越走向成熟,這兩種情況越會交織。”
孟文傑問:“未來的中國葡萄酒市場走向如何?”
“中國市場消費正在走向成熟,未來每個國家的葡萄酒貿易量都會上升,但占比會不同,中國市場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未來幾年,這種格局依然會持續。”
曲麗華問:“我們中國人都很注重品牌,都喜歡買名牌貨,對於那些耳熟能詳的世界名牌,中國消費者熱度不減,大家都喜歡買高檔貨,宋老師您能幫我們分析一下這種現象嗎?”
宋昶:“品牌歸根到底是一種體驗的總和,品牌是一種承諾,品牌是消費者的一切感受,中國的消費者非常聰明,他們會根據品質和品牌來判斷,哪一種葡萄酒好,哪一種好,他們就會購買哪一種,你就想以次充好、糊弄消費者,用消費者的無知來獲得短期的銷量,在某個特定的時期特定的階段,也許可以得逞,但要想長期做下去,就絕對不能把消費者當做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