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森下了飛機,聯係上了夏羽翔團長,去酒店和夏羽翔團長的考察團彙合。
周森很高興,緊緊握住夏羽翔團長的手。
“夏團長,太高興了,我又見到您了!”
“周啊,辛苦啦,你去蒙古國采訪的節目,我們都看了,這個節目做得不錯!”
“謝謝夏團長的鼓勵!”
“我們還在聖彼得堡,這座城市有很多景點,我們已經跑了幾個景點了,今你就在酒店休息,明你和我們一起再去別的地方看看吧,一起領略一下聖彼得堡的風景。”
“好的!”
第二,夏羽翔團長帶著大家再次出去逛街,在聖彼得堡大街上到處跑著中國產的奇瑞、吉利、比亞迪等汽車,沿路上不時見到華為印在牆體上的廣告,也有中國人在這裏開的飯店,裏裝飾木砌的中國龍船,牆上畫有中國牡丹,頂上掛有中國宮燈,無不彰顯著中國元素。
曲麗華:“在異國他鄉,能看到中國元素的東西,真是令人感到自豪啊!”
“是啊,作為中國人,希望祖國繁榮昌盛,看到中國元素的東西,我們就很開心,有一種親切感!”周森。
“夏團長,這裏有一家書店,我們進去逛一逛吧!”曲麗華指著街邊一家書店。
“好啊,我們進去看一看吧,看看俄羅斯人都喜歡什麼書?”
夏羽翔團長帶著大家進去,這家書店很幹淨,書的種類很多,咖啡色的書架羅列的兩邊,讀書進來選購圖書,站在書架邊翻閱。
夏羽翔圍著書架轉了一圈,發現各種書籍都有,讓他驚喜的是竟然看到了,俄譯本的《論語》和《孫子兵法》。
夏羽翔團長問葉菲姆:“你們俄羅斯人也看中國的《論語》和《孫子兵法》?”
“是的,我們俄羅斯人對中國古代哲學很感興趣,對孔子、孟子、莊子、老子的哲理都很感興趣,覺得古人的智慧,雖然年代久遠,但是裏麵蘊含的哲理在現在還是很有價值,人們還是能從書裏得到啟示,在當地就一直很暢銷,我也買過幾本孔子的書,很喜歡,一直放在我的家裏的書架上,有空的時候,我就會拿出來翻一翻,讀一讀,還是很有意思。”
“葉菲姆,不錯啊,你是好夥子,你對中國的曆史和文化很感興趣,對中國的聖賢的學有研究,對你今後的人生會有啟發的。”
“謝謝夏團長,我覺得年輕人就是要多學習,我還年輕,還有很長的人生道路要走,我很感謝我能有機會去中國留學,教過我的中國老師對我都很好,留學回來的時候,他們去機場送我,還送了我很多中國的書籍,我一直都保留著。”
夏羽翔:“這個書店看書的顧客不少,我發現你們俄羅斯人還是很愛學習的!”
“是的,俄羅斯一直非常重視文學,有很多出名的作家。”
高爾基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這句名言,將俄羅斯人對書的渴求與熱愛,恰如其分的表達出來了,像這樣的書店,每都會有俄羅斯的讀書來看書,雖然現在有網絡,網頁上各種新鮮事物更加吸引年輕人,但是閱讀有穩定的核心讀者群,雖然有了互聯網以後,互聯網經濟,移動互聯網經濟對年輕的衝擊力很大,年輕人會被網上有趣的網頁、遊戲、視頻其他娛樂吸引了眼球,但是俄羅斯人一直很喜歡閱讀,有很強的求知欲,我們永遠不會用其他娛樂形式代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