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文菲是在人民醫院出生的,爸爸在市裏上班,媽媽在廠礦,生她的第二,媽媽就回家住了。
家裏住的是平房,一排平房連著,文菲家住東頭第一家,離水龍頭最近,和別家比起來還是有便利的地方。
沿著水龍頭的四周,起了一個1米多的正方形池子,每家每戶都是用桶接水到家,想方便點的就直接在水龍頭周圍洗衣服,所以池子四周總是坐滿了人,桶放池子中,人坐池子邊,堂客們邊洗衣服,邊東家長西家短的策談,衣服洗完了,各自進了自家屋,衣服涼在平房前的兩根線上,各式各樣的衣服在陽光的照射下自然風幹,所以穿在身上總有陽光的味道。
夏很熱,屋裏沒風,家家戶戶在屋外擺好涼席,或者是幾張竹鋪,在外麵三三兩兩鋪開了睡。
門不用上鎖的,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可偷,但是每家還是有把鎖,文菲媽媽有時候要加班,就委托王媽幫看看孩,看看家。
王媽住文菲家隔壁,——東頭第二家,她老公去逝得早,隻有兒子跟她同住,兒子也在廠裏上班,還沒成家,文菲姐姐喜歡問他:“二黑哥,你什麼時候成家帶個嫂子回來呢?”
二黑不喜歡別人跟他提成家的事,他覺得這樣跟媽媽生活在一起也蠻好的。
王媽已經退休在家,看文菲爸爸媽媽忙,她總是把文菲家放在屋外桶裏的衣服幫他們洗好涼好,文菲媽媽經常過意不去:“王媽,你不用幫我洗的,我忙完自己可以做。”
“我閑著也是閑著了,你們上班忙,做自己的事情去吧。”
文菲心中,這一排平房的10多戶人家就是一家人。
隻要不是雨,吃飯的時候是最狀觀的,各家各戶在自己家門前擺上一張桌子,桌子有方的,有圓的,桌上擺著三五個菜,孩們喜歡熱鬧,拿著碗就聚一起,在自家桌前坐的隻有大人了。
文菲和姐姐喜歡拿著碗,找西頭的芳芳和柳君,四個人圍坐在石凳上,文菲調皮,別人碗裏的菜她看中了,“你們看,你們看,上有飛機喲。”文菲叫喚聲中,芳芳她們抬頭向上看,文菲悄悄地把她們碗裏的菜夾到自己碗裏去了,等她們發現上當想追文菲一頓打的時候,大人們發話了:“吃飯的時候不能跑。”
一餐飯,文菲總能吃得很盡興,有時候會碗都忘記帶回家。
“唉,你這孩子,什麼時候才長得大呀。”媽媽總是用擔憂的眼神望著文菲。
“媽媽,你怎麼老擔心我呢?哥哥才長不大呢。”哥哥隻比文菲大兩歲,從哥哥就不喜歡話,文菲四歲的時候,已經長得和哥哥一樣高了。
媽媽上班忙,是在木材廠檢尺隊,就是每跟木頭打交道,做家俱的或者是做什麼需要木頭的,就會到廠裏要貨,媽媽她們就負責把木頭的尺寸量好,然後裝到火車上或者貨車上。
放木頭的地方,總是長出一些野草,綠油油的一片片,木頭上有時候還會長出木耳,媽媽把木耳摘下來,可以做成非常香的美味佳肴。
閑空的時候,媽媽和檢尺隊的阿姨們,在放木頭的空地上開出了一塊菜地,種上辣椒,青菜,下班的時候就順變摘些菜回家。
文菲上了兩廠裏的幼兒園就哭鬧著不想去了,媽媽:“我們要上班,誰來帶你呢?”奶奶帶文菲到4歲就回鄉裏了,鄉裏大伯媽又生了個弟弟,奶奶去大伯家帶弟弟,“我不要帶,我跟王媽在一起。”文菲跟媽媽商量著。
王媽也對文菲媽媽:“她不用怎麼管的,你就讓我幫你看一下吧,我也正好沒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