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曆史源遠十分悠久,相傳從三皇五帝開始(三皇:伏羲、燧人、神農為三皇。或者稱皇、地皇、人皇為三皇。五帝通常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黃河做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經常發生洪災。
後來,大禹治水成功。當時的部落首領虞舜,便將王位禪讓給了禹。
而禹的兒子啟,建立了華夏曆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
夏朝在建立了四百七十多年後,亡於夏桀。
相傳當時桀的惡政,暴政越來越嚴重,使得人民苦不堪言。
之後,湯代民伐桀,推翻了夏桀的暴政。建立了商朝,定都於亳。萬民皆喜,遠近歸順。
到了盤庚時期,商朝遷都到殷,從此,商朝一直被稱為殷商。
商朝延續了將近六百年,最後傳到了商紂王的手裏。
紂王自幼俊美聰慧,神勇過人。
相傳,有一日帝乙帶著文武百官在禦花園觀賞牡丹,走到飛雲閣時,裏麵的一根大柱突然坍塌,眼看飛雲閣傾倒,帝乙和百官將死有葬身之地。
這勇武聰慧的紂王淡然一笑,拍拍身上的灰塵,向手心哈了兩口熱氣,搓了一搓雙手,非常淡定的走到了那根隻有半截的柱子旁邊。
僅僅伸出了自己的一隻手,就把整個柱子撐住了,然後飛雲閣就停下了倒塌的趨勢。
帝乙見紂王文武雙全,非同常人,便立他為太子。帝乙駕崩後,紂王登基,定朝歌為都城。
此時的商朝有聞仲,黃飛虎,比幹等一眾忠義大臣,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
在內皇後妃嬪個個賢淑有德,在外四大諸侯各領二百諸侯,都臣服於商。東伯侯是薑桓楚,南為鄂崇禹,西為姬昌,北為崇侯虎。
舉國上下,一片國泰民安的景象。
紂王七年春,這一日紂王早朝。首相商容出班啟奏道:“大王,明日是三月十五日,是女媧娘娘的生日,請王上帶領文武百官駕臨女媧宮進香!”
紂王懶散地癱坐在王座上,眯著眼睛不以為然地道:“女媧有何功德,要讓本王勞師動眾地前去給她進香?”商容回奏道:“女媧娘娘乃上古有德大神。當初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為爭下,在不周山大戰。後共工不甘失敗,氣急敗壞下一頭撞斷了支撐地的不周山。
導致上傾斜破裂,弱水火降世,大地上海水倒灌,眾生死傷無數。女媧娘娘收集五色石,用乾坤鼎煉化,花了九九夜才把補好,救了大地上的眾生。
她是創造人族,護佑大地眾生的聖人,大王應當前往進香,以示尊敬。”
紂王聽後沉思道:“女媧畢竟是我人族之母,我雖為人皇,也當進香示以尊重。”
商容擦擦額頭上的漢珠,拜呼道:“大王英明!”
次日,紂王帶著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前往女媧宮進香。女媧宮修飾的莊嚴華麗,金色的香爐裏香煙繚繞,青銅燭台上燈火闌珊。
突然間一股清風吹來,吹開了遮擋女媧雕像的輕紗,顯現出了裏麵的女媧雕像。
紂王見到女媧的雕像,一時間魂不守舍,沉迷其中,心中陡生邪念,忍不住想念女媧的絕色美貌。
他頓時詩興大發,叫人提來筆墨,百官都以為紂王要提詩讚揚女媧聖人。
不成想紂王卻在牆上寫到: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
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
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商容乍一看之下,不禁臉色大變,趕緊上前勸阻:“大王這萬萬不可啊!”。
紂王淡然道:“本王隻是即興作詩讚美而已,你不要想多了。”
眾臣皆互望一眼,默契閉口不敢多言,隨著紂王輦駕回朝去了。
女媧朝賀完伏羲、炎帝、軒轅三聖,回到自己的女媧宮,看見牆上的詩句,立時惱羞成怒地:“無道昏君,不思修身立德,治理下。現在倒是不懼神明,作淫詩褻瀆我,實在可惡至極!若不給他點厲害,如何顯出我聖人的神通來!”她叫雲霞童子取來金葫蘆。
隨即打開葫蘆蓋,隻見一道銀光飛出,銀光上顯出一麵旗子,上麵寫著“招妖幡”。微微一搖,不一會兒就陰風陣陣,把下群妖都召了過來,跪在下麵聽候法旨。
女媧娘娘隻留下了軒轅墳中的三隻狐妖,對她們:“三妖聽令,我觀商朝氣運將盡,昏君當道,下萬民怨聲四起。
鳳鳴岐山,西周將生出命之子,這是意。
你們三妖可以隱去妖形,前往朝歌,迷惑紂王,以助意,幫助武王伐紂成功。切記不可殘害眾生,徒惹因果,事成之後,爾等必成正果。”。
三妖聽後大喜過望,紛紛叩頭謝恩,得令之後化做妖風而飛。
這三妖正是千年狐狸精、九頭雉雞精和玉石琵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