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莊氏還在為沈靖的身體狀況擔憂,卻見得沈嬌和沈景瑜一大幫子人壓著人進來了,先是不解,沈嬌也懶得同她解釋,直接讓霄然給沈靖解了蠱毒,然後再讓陶醉給他探了脈,確定沈靖已經無礙之後,這才放了霄然和苗嵩離開。
待多餘的人都走後,沈嬌便將楚玥喚道了榮華堂,當著沈莊氏的麵,將她們當年所做之事揭露了出來,人證物證俱在的情況下,沈莊氏還想否認,可當沈嬌拿出她親筆信之後,她也不再敢多說一句話。
沈嬌瞧著她委頓的神情,深感快意,都是這個老妖婆,當初正是以為她的偏見,才害得娘親早逝,害得爹爹內疚十多年,更是害得她的同母胞兄沈景瑜加在中間為難。可是,僅僅是這些,還不夠,沈嬌便將沈安安做得那些醃漬事情抖落了出來,包括為了陸堯而給她的生身之父下蠱的事情。
沈莊氏一聽造成自己兒子昏迷不醒的人,竟然是自己疼愛的孫女沈安安,猶如五雷轟頂,頓覺整個世界都坍塌了,一時間蒼老了數十歲。心念成灰莫過於此,待她幡然悔悟的時候已經遲了,她還是回了老家,沈安安和楚玥的處罰,就等著沈靖自己醒來之後再做決定,沈靖痛苦了十多年,也是時候補償他了。
不過十日,他便康複了,先是寫了封與沈安安斷絕父女關係的文書,按了手印,然後差人送到了靜王府,然後以謀害沈嬌性命為由,將楚玥交由了刑部處理。擇日,將沈景瑜的名字從族譜上挪回了宋嵐名下,而被斷絕了父女關係的沈安安也從族譜上除名了。
因為沈靖中蠱一事,晉元帝也明白了苗疆這是沒有一點投誠的誠意了,便直接將他們驅逐出境了,然後準備重整軍隊,攻下苗疆。晉元帝自然是沒想著這般輕易的饒了他們,但是,作為大晉的國主,他必須考慮更多的事情。所以,苗嵩必須得死,但是不能死在大晉的國境之內。
況且,沈靖的一兒一女為了讓苗嵩將沈靖體內的蠱毒給解了,竟然會率領著驃騎營的軍隊殺上門去,這行事作風還真是彪悍,真是讓他龍心大悅。按照沈嬌如此性格,會輕易繞過苗嵩的性命才怪,不過想必也是明白一個苗輕靈死在大晉已經惹了不少閑言碎語,要是作為苗疆下一任繼承人的苗嵩也死在大晉了,他們也就會顯得被動了許多。
所以晉元帝可以斷定沈嬌肯定會親自解決了苗嵩,不過按照他兒子對沈嬌的緊張程度,應該會派人護著她周全,所以萬全不用讓人擔心。
京城仿佛又回歸了平靜,可是這種平靜的背後又醞釀著什麼樣的血雨腥風,大家都不知道。對於百姓來說,他們不懂皇家的恩怨,他們隻求天下太平,有口飽飯吃就行了。
而自大晉成立以來,大小戰爭不斷,百姓曾飽受流離失所的痛苦,可是自從有了沈靖和陸暄之後,收回了失地,他國的人再也沒有將鐵蹄踏上大晉的機會了。加上陸堯接二連三的出事,讓百姓不由得對他的能力產生了懷疑,自然也就希望是陸暄成為下一任帝王。
在百姓都以為大晉終於可以國泰民安,然後晉元帝退隱,傳位給太子陸暄,然後如此下去的時候,京城內彌漫起了詭異的氣氛。
陸堯算是被逼到了絕境,皇貴妃也沒有那個耐心再等下去了,陸暄不是太子的時候,她還能耐著性子慢慢謀劃,可是真當陸暄坐上了那個位置,她努力維持的冷靜全數坍塌,想到她已逝去的桓兒,心中隻剩下悲哀了。
方菲搶走了她的皇後之位,陸暄搶走了她兒子的太子之位,他們母女兩人霸占了這個位子太久了,現在是時候奪回來了。至於晉元帝沐邪,誠然,她以前是深愛著他的,可是她的一腔真心卻被作踐,也怪不得她狠心了。她會看在他們夫妻一場的份上,給他留個全屍,但是這輩子他休想跟方菲同穴而眠了。
失了耐心的皇貴妃卻並沒有連帶著失去判斷的能力,她在後宮中經營這麼多年,怎麼可能沒有依仗的東西呢?恭親王雖然是伏法了,可是他暗中訓練的士兵、暗衛卻還是存在的,而且早在之前,他早在之前就將這些軍隊的調動權給了皇貴妃。
皇貴妃暗中糾集了所有的軍隊,還有陸堯自己偷偷編製的軍隊,戚天赫手中的兵權,陸堯一派的官員,加起來影響力也不小,足以撼動到朝堂。
這日,皇貴妃端了碗藥湯於勤政殿求見,要是忽略她身後那群威風凜凜的禦林軍的話,還真是一幅妻子關心丈夫的好戲碼,隻可惜,這個架勢怎麼看怎麼都像是逼宮的節奏。
晉元帝避而不見,皇貴妃便讓禦林軍掃清了障礙,然後自己推門而入,裏邊果然隻有在認真批閱奏折的晉元帝,皇貴妃讓他立下廢陸暄改立陸堯為太子的聖旨,被晉元帝斷然拒絕,更是戲稱其癡心妄想。
皇貴妃惱羞成怒,見他如此不識時務,便也不打算同他再廢話,直接讓禦林軍將刀架在他脖子上,逼迫他立旨,晉元帝剛要動武卻發現丹田中內力盡失,渾身更是提不起一絲勁來,皇貴妃便笑稱她早已將晉元帝身邊服侍多年的李公公收買了,而他如今內力盡失也是拜李公公所賜。
就在此時,聞訊而來的皇後也進了勤政殿,話說情敵見麵分外眼紅,更何況皇貴妃還是如此的憎恨皇後,恨不得能將她扒皮吃驚。皇貴妃本想著這皇宮中會武功的女人不會多,皇後雖說是出生江湖,頂多也隻會些花拳繡腿的,養尊處優這麼多年,自然也是退步了,可是兩人一交手,皇貴妃才發現,皇後的武功更甚她!
隻是更甚與她又如何?她還有護著內力盡失的晉元帝,她就不信這麼多人,還能把她們沒轍了不成!皇貴妃一揮手,讓人將他們團團圍住,氣氛一觸即發。
而此時,陸暄、沈靖等人也率著軍隊和陸堯的人對上了,一番廝殺之後,陸堯總歸是伏法了,當陸暄帶著救兵趕到皇宮的時候,已經晚了一步。
陸暄肅清了叛賊,然後順利成章的登基為王,立沈嬌為後,追封晉元帝為睿賢聖皇,皇後為康敏皇太後,舉國哀痛三日。而本應該葬入皇陵的兩人卻已褪下了身上的擔子,留下一堆爛攤子給自個兒子處理,然後遊曆山川。
陸暄登基為帝之後,將同陸堯一起造反的人判處死刑,抄沒其家產充公,罪犯家屬族人男性全被流放,女性變為庶民,其子孫永世不得錄用,從此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