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遇襲(1 / 2)

臘月寒冬,掌燈時分。

狹窄的官道上擠著一支二十餘騎的馬隊,一輛寶藍頂的錦篷馬車格外耀眼,車篷上的錦緞在暗淡的餘暉中不時的泛出銀線所勾勒的美妙圖案。那車身極寬敞闊綽,十餘騎駿馬緊緊的貼在車身四周,仿佛露出空隙,馬車便會突圍而去。

凜冽的西風卷著雪花襲來,雪片細而堅硬,仿佛是被寒風吹斷了晶瑩的六角。雪片打得車簾絲絲作響,車前一匹栗鬃馬突然仰頸長嘶,似是被雪片打疼了眼睛,也好似在向主人抱怨這漫無休止的旅途。

馬車左側是一匹駿瘦的青驄馬,馬上一位五十開外長須老者,一條條細密的皺紋在他的臉上深深的刻出了歲月的痕跡。

老者向前方高聲喊道:“林兒!得快點走了,這雪要是再刮一陣,今晚就得睡在城外了!”。

一匹肥碩的棗紅馬引領著隊伍,馬上是一位二十餘歲的青年。那青年輕輕的拍打著紅馬的脖頸,紅馬好像明白了主人的心思一樣,漸漸加快了步伐。青年又將手指放在嘴邊,一聲清脆的口哨劃過際,響徹四野,似在回應著老者。於是,整個隊伍急切的追隨著紅馬踏出的蹄印,狹長的官道一下熱鬧起來了。

“福伯伯,今晚會趕到洛陽城嗎?”馬車的錦簾內探出一雙纖細的手將簾子掀開,現出一張稚嫩的麵龐,是位十四五歲的少年,靈動的雙眼一麵打量著車外的情形,一麵輕聲對老者道。

“少爺,快合上簾子,外麵風大的很,你的傷寒還未痊愈,別著了涼。”老者向車內的少年道,“到洛陽城還有十幾裏的路程,若不是碰上這場雪,定能在城門關閉前趕到。”

“福伯寬心,這一路過來,林哥兒哪次錯過了宿頭?”車內傳來少女溫婉的聲音。

“少爺,把簾子合上,加重了風寒,這年就得在洛陽過了。”又是那溫婉的聲音。

那少年將手縮進車內,車外風雪交加,車內卻爐火正旺,溫暖如春。少年的身旁坐著一位藍襖裹身的丫鬟,不時的將手靠向爐子取暖。

“曉晴姐姐,還是湘南的兒好,瞧外麵風刮的,當年陳思王若是冬來到洛陽城,洛神姐姐可早被這風吹到東海去了,那洛神賦沒準就由他爹曹孟德來寫了,‘周公吐哺,下歸心’可真要改成‘洛神躲雪,下凍結’了。”少年抱怨道。

那個叫曉晴的丫鬟輕輕一笑,道:“少爺這話若是被洛神聽見,一定氣歪了鼻子。”

“娘葬在瀟水之畔已有七年了,不知這洛水她卻有多久沒來過了。”少年喃喃道。

曉晴見勾起了少年的傷心事,隻輕輕歎了口氣,不便再。

隊伍漸漸抵近了洛陽,官道上的車馬突然多了起來,似乎大家都怕了這風雪一樣,要趕在城門下匙前入城。

隊伍後方幾十丈遠,兩匹黑鬃馬悄悄的跟了上來,左邊的馬上是位六十餘歲身形高大的老者,右側跟隨的是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兩人身披黑袍,那衣料的色澤較之身下馬兒的皮毛又似深了許多,衣帶被風卷的陣陣作響,仿佛是對前方隊伍訴著什麼。

老者緊緊的盯著錦篷馬車,目光似已透入車內,一覽無餘。老者腰間橫挎著長刀,刀鞘烏黑,不斷的用手磋磨著刀柄,不知是以此暖手還是壓抑著內心的緊張或是興奮。

隊伍行至洛陽城南的長夏門,那馬車仿佛是被黑袍老者的目光緩緩的推入城門一樣。隊伍入城不久,便轉向城西,兩匹黑鬃馬也靜靜的跟隨著隊伍。一炷香的功夫,隊伍來至一間門臉不大卻古香古色的百年老店——廣川客棧的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