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信息
書名:
作者:姚昌盛
出版社:華意誌聯合公社
出版時間:019—10月6日
本書由私人進行製作更新與發行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本書處於更新狀態
————————————
序言:是一本集合各種科學為一體的社會現象學理論,此書是為《精神學公社解析》的分支,本文主要詮釋“法家”思想,其中還涉及多種諸子百家學科。
法家是中國曆史上提倡以法治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以富國強兵為己任,《漢書·藝文誌》列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純粹的理論家,而是積極入世的行動派,它的思想也是著眼於法律的實際效用。法家思想包括倫理思想、社會發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諸多方麵。法家倫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觀基礎上的誠信觀和義利觀。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於夏商時期的理官,成熟在戰國時期。春秋、戰國亦稱之為刑名之學,經過管仲、士匄、子產、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樂毅、劇辛等人予以大力發展,遂成為一個學派。戰國末韓非對他們的學加以總結、綜合,集法家之大成。其範圍涉及法律、經濟、行政、組織、管理的社會科學,涉及社會改革、法學、經濟學、金融、貨幣、國際貿易、行政管理、組織理論及運籌學等。
法家是戰國時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謂是“獨步下”。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係,他們提出了至今仍然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製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製性工具,這些體現法製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蕩的主要統治手段。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麵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製的影響也很深遠。
————————————
————————————
正文:碩而不知其形表,闊而不知往來,內含萬物而不泄,外包萬物而不漏,似不圓之圓,呈不規之規,形一麵之器,始一限之距,雖名宙宇之名,然莫不藏匿其中。
名者,非名;物者,非物;名者,始於名;物者,始於物。不幻名,幻無名,不幻物,幻無物。
譯文:
廣大到不知什麼樣子的形體,寬闊到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而結束,內部容納而不泄核,外部包容而不疏漏,好像沒有規則的圓體,呈現沒有不變的法則,表現一麵的形狀,開始一段的時距,雖然勉強用宇宙來命名,然而奧妙沒有不深藏其中的。。
名字,非一開始擁有;物體,非一開始存在;名字,起始於名字;物體,起始於物體;
不虛幻沒有真實的名字,而虛幻沒有存在的名字;不虛幻沒有真實的物體,而虛幻沒有存在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