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意外,麵對使用了曲率飛行手段,作為先頭部隊幾後就抵達目的地的星靈前鋒軍,這個倒黴的初級種族經過一番可歌可泣的抵抗,毫無懸念的撲街了。
這是肯定的。
戰鬥還局限在星球內部,以地麵和海洋戰鬥為主的初級文明,麵對從太空轟擊等離子流的敵人,除了輸,還能怎麼辦?
難不成一聲怒吼爆種,裝甲戰車就能上?
星靈在勝利後,一邊將總數量其實並不多的本土生命丟到一個比較大的島嶼上,建立起永久粒子隔離牆,並丟進去一些隨手製作出的怪物,讓他們自己玩去,一邊將星球徹底清潔改造了一遍。
這個過程大概花了半年,其間,後續的那些飛船也陸陸續續趕到了這顆碧綠色的星球,然後開始安營紮寨,建立屬於自己種族的城市。
嚴格來講,這個大概有兩個地球大的星球其實並不符合很多種族原本的生存環境。
但是沒辦法,條件有限,作為一群難民也實在是沒有什麼可挑的,起碼先有塊能夠落腳的地方再。
而星球本身,也被改名為了故鄉星,甚至正式在其他文明那裏掛了個號,以便之後開展星際貿易。
這也是不少種族唯一想到能夠養活自己的辦法了,對此星靈也是認可的。
細數一下目前的這些種族,雖然長得什麼樣的都有,甚至還有矽基生命,但是數量最少的依舊還是作為能量生命的星靈一族,目前隻有一百萬名星靈武士。
其他各族人口在一億到幾十億不等,一些城市拔地而起的反重力公寓甚至在太空都清晰可辯。
不過雖然星靈人少,但是作為某個幕後黑手精挑細選的強者,每一名星靈武士都是傳奇級的存在,單兵戰鬥力甚至超過一艘頂級戰艦,所以老大的位置依舊穩固。
但是相對於艾文的計劃,它們的數量總歸還是有點太少了。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有了解決的方法,作為至高存在的納魯親自下令主攻的研究方向,開掛的星靈們很快就攻克了星靈生命學的一個瓶頸,研發出一種用於快速提升人口的替代方式。
作為一種能量體生命,星靈的根本存在形式,導致了他們無法像常規物質性生命一樣玩克隆一類的把戲。
但是,這並不代表不能汲取類似的概念進行改良,現在開發出來的這種新技術就是如此。
隻要一名星靈武士進入一種專門用來汲取氣態巨行星能量的特殊裝備,然後通過多種原理的催化,就能在另一側的培養器夠複製出一個號的星靈出來。
這種後製造的星靈雖然有著力量有限,大都止步於高階,也沒有智慧,隻能像傀儡一樣遠程操縱,甚至存在時間也比較短,大都隻有幾百年等等一係列的缺點,但是終究極大增加了星靈一族士兵的數量。
因此在艾文的一聲令下,那些混到老大位置的星靈開始以故鄉星為基地,製造出一批專門的設備,然後秘密運輸到恒星軌道外側的兩顆氣態行星上。
雖然這兩顆氣態行星明顯比星靈們的母星要的多,但是這並不耽誤設備的運轉,很快,隨著行星狂暴遊離的力量被大規模抽取,成批的傀儡星靈士兵開始從設備中走出。
借助於心靈網絡,蹲守老家的那一億星靈可以遠程控製這些士兵幫忙戰鬥,以一名星靈可以精細操縱十個左右,初略控製可以同時指揮一萬個來計算。
很顯然,理論上這個技術最多可以弄出幾十、幾百億的星靈傀儡戰士!
這是什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