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宇宙沒有義務讓你了解,但也沒有權利不讓你去探索和發現!
大家好,我是大荒野,本書的作者。
很多讀者喜歡叫我大荒,也有人喜歡叫我野,叫什麼都無所謂,反正是我就行了!
其實我是一個愛好特別廣泛的人,養寵物、畫畫、彈吉他、唱歌,也是軍迷、科普迷(民科)、古今中外曆史迷、文學迷、等等……
隻是前段時間,因為無意閱讀了一本科普書《給忙綠者的體物理學》,覺得非常好看,並且激活了我火力全開模式,放棄了所有愛好,買了十多本關於科普書,大多數都是和了解宇宙有關係。
之前我隻是了解下相對論、量子力學,以及科技發展史,從早期人類怎麼發明衣服,然後發明弓箭,再如今的5G技術和人工智能。但是對於宇宙一直沒有太深入的了解!雖然我一直打算寫一本科幻,但卻感覺知識量不夠,沒感碰觸。
不過最近,這種想寫科幻的激情愈演愈烈,就買了一本《給忙碌者的體物理學》看看,發現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那就是宇宙很龐大,但作者卻不認為人類渺,反而覺得自己和宇宙是的一部分,覺得更加自由了!
我很能體會這句話,並且當我仰望星空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我很自由!甚至覺得,隻有黑暗才是宇宙的基本背景,白才是宇宙不多的特殊情況。
看完這本書,我有看了《暗淡藍點》這本上個世紀的科普書。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有點大。
書名是英文直譯過來的,而且這個名字源於一張“路行者號衛星”的宇宙照片,照片中,地球在黑暗的太空中,就好想一個淡藍色的光點,如此渺,感興趣的可以去百度查一下這張照片。(百度圖片搜:回望暗淡藍點我們的偉大與渺都在於此。就能找到)
書中很多的觀點,我都表示讚同,而且對《暗淡藍點》和《給忙碌者的體物理學》兩本書的坐著都是由衷的敬佩!
但其中《暗淡藍點》作者,卡爾薩根的一個觀點,我卻有不同的想法,作者認為,人類知道了地球圍著太陽轉,但依然把日夜更迭叫做日出日落,這依然是地球中心的思想!而且人類喜歡給宇宙萬物取名字,這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占有欲。總而言之,作者認為,人類總覺得自己太特殊了,其實人類知識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要對宇宙謙卑一點,並且呼籲多進行宇宙探索。
其實我個人認為,人類並沒有不謙卑,也沒有覺得自己多特殊,但不能因為如此就放棄了一個文明的驕傲!雖然就想費米悖論一樣,這個宇宙應該有外形文明,有可能比我們優秀的多,但也可能隻處於人類早期智人的程度。既然我們已經可以探索太空,可以一點點的去了解這個宇宙,為什麼非要謙卑的認為自己很渺呢?
《給忙碌者的體物理學》的作者,泰森:這個宇宙沒有義務讓你了解。
這句話我很喜歡,但我又加上了一個句:但也沒有權利不讓你去探索和發現!
這就是的宇宙觀!
我始終認為,人類在宇宙麵前沒有必要把自己渺化,我們應該去探索、發現,雖然現在的技術可能很落後,甚至連宇宙的5%都沒了解。但人類從有文明到今才僅僅幾千年,就算從人類老祖宗的原始人開始算,也才不到二十萬年的樣子。
而宇宙已經存在18億年了,我們可以進步,還有時間去了解!不知道這個宇宙有沒有外星人,也無論人類在宇宙中算不算高級文明,但征服未知、挑戰神秘,不就是一個文明應有的勇氣嗎?
因此,我誕生了本書的一個核心宇宙觀。
——這個宇宙沒有義務讓你了解,但也沒有權利不讓你去探索和發現!
人類雖然很渺,但可以因為自己的探索和發現而變得偉大!
好了,在這裏,大荒野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快樂、事事順心!
另外,也簡單推薦一下自己,這本《轉生文明》是一本硬核科幻,雖然和大劉老師的《三體》不敢比較,但我本人也姓劉,作為劉,我這本《轉生文明》絕對值得一看!
另外可以劇透一下,這是一本災難來臨,人類技術爆炸之後,轉生重現,然後征服未知和神秘的故事!
來把,先推薦一個,如果喜歡別忘記收藏進自己心愛的書架,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