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布金禪寺3(1 / 2)

聰明人還是占大多數的,沒有人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久而久之……

路過百腳山要走過雞鳴關的人,都知道了這裏的情況,大家不約而同就形成的默契,打死不走夜路的傳統。

時間慢慢流逝,慢慢的經常走百腳山過雞鳴關的人們,總結經驗和教訓,同時眾人也發現一個特別的情況。

整個百腳山夜晚到處都是蜈蚣,可是布金禪寺這裏確是例外,布金禪寺夜晚的時候沒有一隻蜈蚣。

這也讓布金禪寺成為夜晚的百腳山唯一安全的地方,布知和尚自然也知道這個事情,他認為布金禪寺這裏因為是佛門聖地,那些蜈蚣不敢來這裏。

慢慢的知道這個特別情況的行人,自然而然把布金禪寺,當成夜晚裏暫時落腳休息的地方,打死都不走的那種。

隻有在亮雞叫的時候,那漫山遍野的蜈蚣就都躲起來了。

那些在布金禪寺躲避的行人,才敢離開布金禪寺重新踏上旅途。

行人安全下了百腳山走到雞鳴關,然後過雞鳴關,往自己目的地而去……

布知和尚向唐三藏師徒,將事情的原委娓娓道來,其他人還好,可是唐三藏聽了很是驚訝,心中也是暗流湧動。

唐三藏的心裏其實還有疑惑,為什麼布知和尚身為布金禪寺的主持,為什麼不讓夜晚躲在布金禪寺外的行人進入布金禪寺內休息,畢竟外麵能有多好?

室內再差也比室外好,布金禪寺是佛門聖地,應該廣開方便之門。

布知和尚也算是高僧,有什麼理由一定要拒人千裏之外?

佛門不是一直秉持著:“與人為善,予人方便,予已方便?”布知和尚這麼做唐三藏自然無法理解,可是他畢竟是客人,布知和尚也讓唐三藏師徒借宿了。

而且唐三藏請求讓其他行人借宿在布金禪寺,布知和尚也答應了。

布知和尚對唐三藏師徒的招待很周全有禮,唐三藏自然不好意思。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還是不問的好,畢竟大家隻是第一次見,這些話很容易得罪人,唐三藏為人再木頭疙瘩,起碼的人際交往還是懂得。

雙方交流很愉快,時間過的很快。

和尚帶著幾個大和尚把飯菜和茶水送了過來,布知和尚見此飯菜被送來就請唐三藏師徒四人先吃齋飯。

布知和尚表示其他事情都沒有吃飯重要,不重要事情放下,以後慢慢交流。

唐三藏師徒謝過布知和尚的熱情款待,然後饑腸轆轆的他們開始吃飯。

正所謂:“食不言寢不語。”

布知和尚完美的遵守這個規律,隻是喝茶不時看一下窗外的風景。

最多和和尚聲交流幾句,沒有和唐三藏師徒一句話。

唐三藏師徒見這個樣子,就知道布知和尚也沒有話的意思,他們兩人也是很有默契,於是他們低頭默默吃飯。

安靜時間,過得特別快……

唐三藏師徒吃完齋飯的時候,月上中,皎潔的月光撒滿整個布金禪寺。

投過窗戶照射進屋來,布知和尚和唐三藏師徒又簡單聊了幾句。

雙方都覺得差不多了,很和諧的告別,布知和尚吩咐和尚帶著唐三藏師徒回給他們安排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