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天柱鴻風鑄劍心(1 / 2)

萬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日照虹霓似,清風雨聞。

一條氣勢不凡的瀑布從十幾丈高的山崖上傾斜而下,如亙古飛揚的白練,在山崖下方的“白龍池”中炸裂開來,劃破了山色空蒙。

朵朵清澈晶瑩的水花飛濺在半空中,在和煦陽光的照耀下,水霧中有一條色彩絢爛的彩虹橫跨整座白龍池。

白龍池中間有一塊凸起的巨岩,被千萬年來飛流直下的水花衝刷得滑溜圓潤,早就沒有了哪怕一個棱角。

巨岩上站著一位身披灰色道袍的青年道士,大概二十七八歲年紀,一頭黑發梳理的整整齊齊。似乎是長年在柱峰練劍的緣故,他臉上的肌膚有些粗糙,被風霜吹打得有些發黑,卻洗得非常幹淨。

青年道士雙手捏一個看上去極為複雜的手印,背上有一副玄鐵打造的紫黑色劍匣。

紫黑色劍匣已經打開,三把長短不足一尺的短劍圍繞著青年道士在空中飛舞,劍芒閃爍,靈性十足,似乎與這青年道士心意相通。

這青年道士正是顧南的七師叔,“鴻玄七劍”中年紀最,劍道造詣卻最高的吳鴻風。

吳鴻風身為鴻玄宗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並未經曆過太多的江湖紛爭和恩怨情仇。吳鴻風出身戶人家,家境不上貧寒卻也不上寬綽,讀了幾年私塾後便被父母送上了洞庭山。

除了早晚兩課,吳鴻風始終在柱峰練劍,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每日都劍不離身。無論是風霜雨雪還是寒冬酷暑,吳鴻風近乎偏執的瘋狂練劍,從無一日懈怠,但劍法造詣卻也沒超出同門師兄弟多少,他成了所有師兄弟眼中的笑料,人人都稱呼他為“劍癡”。

苦心人,不負。

終有一日,“劍癡”的名號傳到了清策尊耳中,清策尊此時已有六位高徒,他早在多年以前就斷了收徒的念頭。

可見到“劍癡”吳鴻風之後,清策尊居然金口一開,把別人眼中的笑料“劍癡”收入座下。這個消息一出,鴻玄宗弟子個個為之嘩然。

清策尊一語點破玄機,他對自己的六位高徒道:“吳鴻風,生有一顆劍心。”

何謂“劍心”?“劍心”是一種宿命,一種為劍而生的命運,隻有練劍時,他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劍道是他生命中的最高追求。

當長劍出鞘,劍芒破空,眼看著一道道劍芒在劍下綻開,若能看得見這一瞬間的燦爛輝煌,就會知道那種美是絕沒有任何事能比得上的。這就是劍心,這就是鴻玄宗吳鴻風和滄溟宮止劍先生的相似之處。

吳鴻風雙袖飛舞,道袍激蕩,巨岩前水霧升騰,他禦劍破空,神情肅穆,在絢爛彩虹的映照下,很有幾分出塵劍仙的風姿。

隻見吳鴻風吸納地靈氣,閉目凝神,三柄飛劍猶如活物般在半空中閃轉騰挪。

青袍稚童穿過竹林,來到“白龍池”旁邊,他絲毫沒有顧及吳鴻風正在潛心練劍,而是非常不禮貌地重重咳嗽了一聲。

吳鴻風雙目一睜,急忙收起專注神情和複雜手印,三把短劍如倦鳥歸巢般輕車熟路地飛入黑鐵劍匣,尖銳的呼嘯劍鳴聲隨即停止。

以意禦劍是劍法的至高境界,其中最開始的階段就是“養劍胎”,隻有與飛劍心意相通,才能淩空禦劍,於十丈之外取敵性命。

目前“鴻玄七劍”中,隻有老七吳鴻風才能做到以意禦劍,清策尊也最為看重這個資出眾的弟子,把鴻玄宗中三把靈性十足的飛劍都交給了吳鴻風。

旁人雖然羨慕卻也不敢有什麼意見,誰讓人家老七吳鴻風的劍道造詣最高呢?

青牛伸出厚大的舌頭舔了幾口白龍池中的雪水,青袍稚童眨了眨眼,對著吳鴻風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縷淺淺的笑容,用一股指點晚輩的語氣道:“好子,有長進!”

吳鴻風應該是在這白龍池這練了很長時間的劍,如此寒地凍的時節,他臉上掛滿了細密的汗珠,脖領處的灰色道袍已被汗水浸透。